張秋萍 郭旭
摘要:高校社科項目管理服務存在著制約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的問題。將精細化管理引入社科項目管理模式中,使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服務,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為教師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保障,提升教師科研能力。
關鍵詞:社科項目;管理服務模式;科研能力
高校承擔著進行社科研究,為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提供決策信息的社會功能,近年來高校社科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取得了很多成績,但在項目管理服務方面仍然存在著制約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的問題。
一、社科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
科研工作者大多都是博士,從事科學研究數年,專業研究某一領域,熟悉自己所研究領域知識的精髓,洞察所研究事物的規律,善于抓住事物發展變化的本質。同時科研工作者往往具備開拓創新的勇氣和能力,從不墨守成規,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有的可以做到獨樹一幟,甚至開辟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社科項目管理人員負責各類社科項目的申報、評審、立項、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等工作。科研管理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效果對科研活動的順暢、有序、高效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項目申報是取得項目的第一步,社科項目管理人員熟悉申報時的注意事項,尤其是細節問題,比如形式審查把關的情況。有些細節問題看似簡單,但實則容易出錯,如果掉以輕心,很容易因小失大,導致申請失敗。項目管理人員也比較熟悉當下申請的熱點,也比較容易掌握如何進行多學科交叉結合。
在實際工作中,科研工作者深人研究與社科項目管理人員熟悉項目申請的注意事項往往是平行發展,較難出現交點,即二者的結合較少。簡單來講,這是由于科研工作者和項目管理人員缺乏溝通,沒能將各自優勢結合起來造成的。深層次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項目管理環節還不夠精細化,沒能實現全方位的服務。一般來講,在項目的申請、驗收等節點,或者科研工作者向科研管理部門,上報材料時,項目管理人員才會被動地去做相應的管理工作,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工作進行比較機械.化,缺乏活力。社科項目管理應該由這樣的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服務,想科研工作者所想,急科研工作者所急,在項目申請開始之前就做好經驗交流等服務,在項目驗收之后做好成果推廣等服務。唯有此,才能激發科研工作者的創新動力,促進高校社科研究的可持續發展。
二、精細化管理就是主動服務
被動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科項目科研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這就需要在管理方式,上進行改革,優化管理模式,采取精細化管理的手段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精細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幫助教師更好開展社科領域研究的必然要求。管理人員熟悉項目申報政.策,了解項目重點支持的研究方向,和申報書中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師善于研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擅長將人們對知識的認知提煉、上升到一個高度。將精細化管理引入高校社科項目管理中,能夠將管理人員的優勢和教師的特長最大限度的結合,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
精細化管理使管理人員的服務內容更加切合教師科研工作的需求,彌補了教師的短板,很有時效性,從這個意義上講,精細化管理就是主動服務。精細化管理首先改變的是管理人員為教師提供服務的內容,這些內容正好是教師們需要的,能夠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在服務內容更加全面和精準后,教師能感受到管理人員的細致和貼心,這就是管理人員服務質量的提升。服務內容精準和服務質量提升使管理不再冰冷,管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拉近了與教師的距離,更好的支持教師開展社科研究。
三、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
管理人員應該將提高項目申報數量以及質量作為管理工作的重點,加大與各學院、各系的聯動。具體措施包括開展項目申請沙龍活動,舉辦申請書寫作培訓講座,協助申報人員準確把握申報方向和選題,在項目申請階段就積極介人。完善項目評審機制,切實落實幫扶計劃,幫扶逐一落實到人,對項目實行同行專家評議和學科交叉評議,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分層次分批次對申報者進行輔導,強化項目形式審查。
針對項目申請形式審查工作不夠細致深入的問題,要召開項目形式審查管理培訓會,參加人員是各學院科研秘書、各系科研負責人、申請項目的教師。針對項目的中、后期管理存在欠缺的問題,應加強基金項目的中、后期管理,對于結題后的基金項目進行績效評估,采取長期跟蹤管理的方式,了解項目的持續性和積累。
另外,學院缺少項目激勵與保障機制,高校科研管理人員應指導學院建立項目激勵與保障機制,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指導學院根據學科特點積極舉辦學術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作學科前沿研究與發展的學術報告、專題報告,協助申報人員把握準申報方向和選題。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將精細化管理引入社科項目管理模式中,使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服務,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為教師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保障,提升教師科研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麗琴.高校社科項目質量管理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8).
作者簡介:
張秋萍,郭旭,北方工業大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