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摘 ?要:素質教育的實施,使得小學音樂教育成為學校所關注的一項重點教學內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然而若是以傳統教學方式來完成教學,則學生往往缺乏足夠的興趣,需要借助趣味性游戲來對課程加以輔助。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趣味性游戲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參考。
關鍵詞:趣味性游戲;音樂教學;應用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且教學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教師則擔任指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實現被動向主動學習的轉變,為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培養奠定基礎。因此,聯系教學實際對趣味性游戲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趣味性游戲應用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學生往往會表現出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抵御游戲誘惑等特點,而趣味性游戲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符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對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打破了傳統單一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產生的束縛。一方面,趣味性游戲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在趣味游戲的引導下,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并發現音樂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元素,進而更好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另一方面,音樂趣味性游戲的開展,需要伴隨著音樂來完成。與其他游戲不同的是,音樂趣味性游戲更加強調小學生對于音樂的體驗、感受與參與,讓學生在游戲中可以通過音樂更好地感受音樂的節奏、情緒、節拍等。同時還可以帶動學生的身體,讓學生的身體可以隨著音樂律動,對于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音樂感知能力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因此,將趣味性游戲應用于音樂課堂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對于改善課堂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也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二、趣味性游戲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趣味性游戲的引用,是推動小學音樂課堂朝著新時期邁進的重要力量,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同時也需要小學音樂教師予以高度重視,對游戲部分加以合理設計,保證趣味性游戲應用的有效性。
(一)在音樂律動中激發學習興趣
律動是身體在音樂吸引下所做出的自然反應,音樂教師可以通過體態律動,讓學生跟隨著音樂來展現出優美的動作,從而培養學生的美感與樂感。達爾克羅茲曾提出,人對于音樂的情緒體驗,以及人對自身情緒的體驗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身體動作反映出來,而在音樂訓練中,必須要重視調動人體,這樣才可以提高音樂訓練的有效性。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可以讓學生利用體態律動來增強音樂教育。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節奏明快、曲調優美的音樂來為學生播放,讓學生可以在這一類型音樂的引導下,更好地進入音樂學習狀態,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根據音樂,為學生編創一些基本的舞蹈動作,或者是接近于生活的拍手、跑跳、點步等,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音樂的趣味性,以及音樂游戲為其帶來的良好的體驗,為今后音樂課程的順利完成奠定基礎。
(二)引導學生在音樂趣味性游戲中掌握音樂要素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往往建立在直觀意識上。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講授音樂知識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一些能夠被學生理解的元素,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音樂知識[2]。比如,在為學生講授高、中、低音區的過程中,利用小鳥、學生本身以及大象、老虎的形象作為比喻,讓學生可以感受到高音區明亮的音色,中音區的歌唱性,低音區的沉重、厚實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元素。通過這種在音區與學生熟知形象之間建立聯系,能夠讓學生對音區有著更為本質的認識,對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十分重要。
(三)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
創造力是新時期下國家教育部門對于學生提出的更高層次要求,也是為了培養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音樂課程作為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重要內容,也同樣需要針對性學生自身的創造力進行培養,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課上小學音樂教師需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普及音樂知識,并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利用周圍可以發聲的物品來奏出音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為學生講授完音樂作品以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編創一些舞蹈,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想象力,融入個人的情感體驗。教師也應該予以學生一定引導,使得舞蹈動作更加流暢,符合音樂作品的意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生本身就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階段,在課上注意力難以有效集中。而趣味性游戲則是可以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為課堂教學任務、活動完成提供充足保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在音樂律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音樂趣味性游戲中掌握音樂要素,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等方式,將趣味性游戲應用到課上,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有趣,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音樂知識。
參考文獻:
[1]曾莉. 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新課程:上,2016(4).
[2]秦艷. 趣味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