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鮮
摘要:當前,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培育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需要顯性教育,更需要借助隱性教育的力量。本文擬從隱性教育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必要性。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形教育;高職學生
引言:
黨的十八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主席曾多次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方法。隱性教育作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培育方式,有其獨特的魅力,在高職學生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隱性培育非常有必要。
一、隱性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目前,學術界對于隱性教育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隱性教育是針對于顯性教育的,它是指在教育的過程中,采用比較隱蔽的形式,通過寓于的教育活動或者通過寓于的其他外在物質環境,使受教育者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響的教育。所以隱性教育的關鍵點在于“隱”,難點也在于“隱”,如何“隱”等。隱性教育主要有如下的特點:
首先,教育方式的隱蔽性。“隱形教育載體以不明顯、間接、內隱、非強迫性的方式,通過學生無意識、非特定的心理反應機制,將有關道德觀、價值觀、政治意識等方面的知識、觀點和經驗滲透給學生,從而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精神世界,可以說它對學生的影響和作用是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隱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利用顯性教育載體產生的教育客體拒斥或逆反心理,真正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育時間的持久性。由于隱性教育載體在時間的延續上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因而隱性教育載體所承載的教育內容和信息會持續地對教育客體產生影響,使教育客體在長期的影響和熏陶下形成某些穩定的觀念體系,進而保持一定的持久性。
最后,教育內容的豐富性。隱性教育載體是通過活動方式和物質實體的形式承載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教育內容,從而使教育主體可以利用隱性教育載體對教育客體施加全面的、綜合性的影響,最終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二、隱性教育運用于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2.1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實需要
首先,教育的對象已經發生了新的變化。目前高職學生大都是90后,00后群體。他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他們往往自我期望值過高,受挫能力較差,盲目追求所謂的個性,所以他們對于傳統單一的顯性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反抗心理。當前高職院校的數量已占高校總數的半壁江山,學校類型和生源結構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其有年齡小、文化基礎薄弱、接受能力差和易受影響等特征。[]在這樣的情況下,使一般的、陳舊的、僵化的教育方式不再適應當代高職學生,導致教育實效性降低。
其次,教育的環境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代,但同時經濟的全球化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開放性,使得西方國家利用其
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對我國進行“西化”和“分化”的滲透更趨于隱形化和策略化,造成部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產生了懷疑,對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產生了動搖。[]同時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利益主體和利益的多元化也給高職學生的傳統價值觀念造成了較大的沖擊,比如一小部分學生產生了極端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
2.2隱形教育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優勢作用。
首先,隱性教育目的隱蔽性,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高職學生對于價值觀內容的逆反心理。隱性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識的將教育目的隱藏起來的教育方法,教育目的的潛隱性淡化了教育對象的角色意識,使教育內容經由大學生的無意識心理,加深大學生的情感體驗,使教育內容更好地內化。[]隱形教育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悄悄濡染大學生的思想、行為,使其在不知不覺中體會核心價值觀的意義,達到了潛移默化的良好教育效果。
其次,隱形教育時間的持久性,在某種程度上延伸了大學生對價值觀內容認知的機會。當前,社會物質資源極其豐富,互聯網飛速發展,學習以不再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的全部,他們會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網絡游戲,交友、兼職等。而隱性教育載體上的豐富性覆蓋了人們生活、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因而不受教育時間的限制,在任何時機都可接受教育內容的影響。
3.3符合互聯網時代媒體成為高職學生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需要。
“互聯網己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悄然發生著變化,但對于高職院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來說也是一個挑戰。當前高職院校面對網絡環境中良蕎不齊的社會信息,嚴重缺失了對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的監管與引導。而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將價值觀內容傳遞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實踐中去,增加其價值認知和認同。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堅持顯性教育主渠道的同時,還應積極拓展課堂教學以外的渠道,尤其應該注重向網絡空間的延伸。而隱性教育的眾多載體中就包含了網絡載體,它能夠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表現手法,將核心價值觀內容滲透入網絡環境之中,既擴大了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范圍,也迎合了大學生對網絡環境的需求。
三、小結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變化,手機媒體的普及、互聯網媒體的發展等一系列社會環境的變化,使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形勢也隨之改變,目前僅僅單純依靠顯性教育主渠道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遠遠無法滿足當前的德育環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效果不顯著,因此高職院校將隱性教育方法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使其作為顯性教育方法的有力補充,非常有必要。
參考文獻
【1】李代勤. 隱性教育視角下高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途徑探討[J].價值工程,2017(29):229.
【2】胡哲鋒.試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隱形教育載體[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2):81.
【3】夏建輝,王金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人課堂教學探析[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1): 112-113.
【4】蔣玄.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形教育載體探析,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J].2011(09):32.
【5】宋丹.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形教育的現實路徑研究[D].陜西:西安石油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