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紅
關鍵詞:音樂教育;創設情境;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032-02
音樂教育屬于美育范疇,除了教授學生基礎歌唱技能之外,重在培養其音樂鑒賞能力,領會音樂作品的情感等。在學校音樂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認知,使課堂教學形式、內容等更加靈活、豐富,為學生提供輕松愉悅的音樂學習氛圍,增強音樂課堂有效性。
1.情感教育內涵
在音樂課堂上融入情感教育,實施效果非常好,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與常規認知教育方式存在明顯差別,在教育實踐中,引導學生調控自我情感,幫助其在學習、生活中,獲得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逐漸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音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等特征,明確學生的情感變化規律,從而更好地將其融入到音樂教學中,增強課堂有效性。
2.學校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作用
(1)培養學生情感品質。在音樂教育實踐中,依托情感體驗,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其深入領悟作品主題、內涵。音樂教育內容、特點等決定了其教學內容以旋律、節奏、和聲等為主。該過程中,以經典音樂作品為載體,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及情感體驗,使其熟練掌握各項音樂技能。課程實踐中,依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對課堂教學內容、環節等進行靈活設置,把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元素挖掘出來,用于對學生進行熏陶,豐富其情感內涵及品質。以歌曲《金色的童年》為例,音樂教師應使用輕柔歡快的聲音進行演唱,使學生在聆聽、欣賞的過程中,感悟音樂之美,產生情感共鳴。
(2)實現道德教化。不同的音樂作品,傳達的主題千差萬別。中小學音樂教材內容豐富,素材多樣。除了培養學生基礎音樂技能之外,還具備德育功能。例如,學習《洗手絹》《大家來勞動》等歌曲,讓學生體會到勞動光榮;學習《祖國,祖國我愛你》《我們美麗的祖國》等歌曲,能夠培養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小學音樂課堂實踐中,既要教授學生歌曲演唱方法,還要向其傳達歌曲中表達的內在思想情感等,對學生產生熏陶,真正把音樂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發揮出來。
(3)促進美育實施。一直以來,情感教育都是實施美育的最佳方法。將情感教育融入學校音樂教育,除了單純教授學生歌唱技能之外,還強調審美教學。在音樂課堂實踐中,教師要以活潑、優美的語言和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豐富其審美體驗。該背景下,要引導學生感悟音樂、理解音樂,促進美育工作的開展及實施。情感教育重在挖掘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審美特性,使課堂教學內容。形式等更加豐富、多元,為學生提供情智合一的音樂學習及情感發展環境。
3.學校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實施方法
依據學校音樂課程內容、特點等,在講解音樂理論知識、演唱技巧之余,將情感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體會音樂所傳達的內涵、思想感情等,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認識。通過這種方式,感知音樂之美,嘗試進行音樂作品改編及創作,實現情感教育目標,使學生在學習音樂作品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
(1)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除了向學生講授文本知識點及內容外,也非常注重精神烘托。故而,情境教學法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用性強。音樂課上,教師以文本內的音樂作品為載體,指導學生了解音樂內涵,激發其情感體驗。該過程中,依據課本上的音樂作品內容、風格、內涵,構建與之相匹配的環境,通過情境融合的方式,賦予學生獨特的感官體驗,使其思維更加活躍,幫助其理解音樂作品內涵,學會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方法。這一背景下,音樂情境創設方式比較多,可通過多媒體、語言、音樂形象等實現。例如,學習《茉莉花》時,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音樂短片,帶領學生聆聽鋼琴版純音樂,靜靜地體會這首歌曲中傳達的思想情感。并且,為學生講解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思想內涵等,甚至還可以引導學生在保留原有曲譜的同時,對歌詞進行創意改編,通過情境創設,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提高其綜合音樂素養,實現情感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
(2)通過聆聽和賞析,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學校音樂教育不能夠僅停留在教授學生歌唱技能,而是讓其通過鑒賞、品味、歌唱,真正體會音樂藝術的價值及美感。依據基礎音樂教育內容及特點,把真正的音樂傳遞給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培養中,使其學會聆聽、鑒賞音樂作品,在這一過程中,感受音樂作品的美,學會接納不同類型的音樂及其他藝術形式。例如,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海鷗》《牧童》等歌曲,引導其從旋律、曲風、思想感情等方面,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讓他們在跟唱、學習歌唱技法的同時,接觸到更多地音樂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十五從軍征》《靜女》等由樂府、《詩經》改編而成的歌曲,讓他們在聆聽和賞析的過程中,感悟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不斷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增強音樂課堂趣味性,真正實現情感教育融入。
(3)設置音樂問題,創新情感教育形式。在音樂課上,教師還可以通過問題設置,鼓勵學生進行思考。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師生互動,使其對音樂作品的情感和內涵具備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例如,學習《春天的童話》時,創設如下問題情境:春天的童話都有哪些?你從這首歌曲里感受到了哪些春天的景色?這首歌里描寫了哪些動植物?音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科學創設問題情境,使之符合學生的生活實踐,激發他們的音樂學習熱情。該過程中,通過增強課堂互動,鼓勵學生參與到音樂學習中,豐富他們的音樂學習感受及體驗,使其體會音樂中蘊含的情感。依托音樂教學,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其在感悟、學習音樂作品的同時,逐漸學會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4)增強師生互動,激發情感共鳴。音樂課程內容、特點等決定了融入情感教育的價值和必要性。音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課程背景,在課堂上,以情感人,實現課程教學目標。這一過程中,強調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而音樂教師要學會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使其積極主動投入到音樂課堂學習中,學習歌唱技巧、音樂理論知識,賞析、創作音樂作品等。音樂課堂實踐中,情感交流方式比較多樣。以往,音樂教師多通過課堂示范,讓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演唱技法、傳達的思想、情感等具備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通過這種方式,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激發起來。多元網絡環境下,音樂教師可發揮網絡多媒體優勢,在文本教學之余,引導學生進行創作,帶領其將文本內容改編成舞蹈、舞臺劇等,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讓他們認識到學習音樂的作用和價值,激發其情感共鳴,為后續音樂課程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學校音樂教育中涉及到的相關內容比較多,對學生提出了非常高的學習要求。音樂教師要改變以往傳統音樂教學思維及方法,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將情感教育融入學校音樂教學中,明確情感教育在學校音樂教學中的意義和價值。在課堂實踐中,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聆聽和賞析,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設置音樂問題,創新情感教育形式,增強師生互動,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
參考文獻
[1]溫景波.中職音樂教育中音樂素養培養和情感教育探析[J].通俗歌曲,2017(2):134
[2]林淑貞.情感教育培養對中學音樂教育的影響探析[J].北方音樂,2016,36(17):108-109
[3]魏遠勝.探析中職音樂教育中音樂素養培養和情感教育[J].教師,2017(18):75-75
[4]王冰冰.高職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求知導刊,2015(3):64-64
[5]鄒巧.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信息化建設,2016(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