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強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在培養學生科學意識和探究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物理知識本身具有的較強抽象性和理論性使得學生對物理學習很難提起興趣,有的學生甚至對物理學習懷有畏難情緒和恐懼心理,嚴重阻礙著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從轉變教學模式入手,積極探究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是教師一直以來關注的話題。基于此,本文以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工作經驗為依據,針對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一番個人看法的闡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有效導入;合作探究;實驗教學
教學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取最大效益教學效果的過程,是指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促進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各種能力提升的過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追求的重要目標所在。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究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勇于打破傳統框架的束縛,為枯燥的物理教學注入無限生機與活力。
一、進行有效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環節的良好設計與否直接影響著接下來的教學效果。新穎、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快速注意力,使其從課間活動的嘈雜環境和興奮狀態中回味過來,以積極的狀態投身于課堂教學中。為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置課堂導入環節的活動,使學生能夠盡快從課間活動興奮狀態中回味過來,以積極的姿態投身于課堂教學中。
例如,以“物態變化中的吸熱過程”這部分內容為例,在課堂伊始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展示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比如戴眼鏡的人冬天從寒冷的室外走進室內,眼鏡上出現一層薄霧;夏天在戶外游泳的人猛一上岸感到冷,有風吹過的話甚至冷的發抖;工廠中,工人將將制作好的工件放入水中淬火,水中冒出白色的氣泡……這些與實際生活十分貼切的畫面極大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他們都聚精會神地觀看著,我也趁機向學生詢問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并引出教學內容,開始了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如此一來,通過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環節的設置,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將學生的注意力成功聚焦到了課堂中來,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了基礎。
二、注重合作探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是新課改倡導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其設計意圖在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學生在深入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現象與本質的了解和認知,從而更好地將知識內化。為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合作、探討的學習中能夠實現共贏的目的,從而不斷促進物理教學效果的改進和提升。
例如,在進行“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時,我就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什么是密度,通過測量多種物體質量和體積的關系來獲得密度的概念。在探究過程中,給每組學生提供了需要用到的工具和器材,如天平、量筒、燒杯、滴管、石塊、水、幾組不同的金屬等,讓學生在了解探究內容、目的的前提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的操作,從中得出什么是密度及密度與物體質量的關系。在小組活動中,學生都積極配合,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通過分工、合作、探究等各個環節的活動,共同完成了任務。如此,通過開展探究性的教學活動,激活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意識,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強調實驗教學,提高學生操作技能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本內容的學科。許多物理現象、原理都是經過大量實驗反復驗證得來的,因而開展實驗教學,在實驗中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顯得尤為重要。除此之外,操作性的實驗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力度,以實驗來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思考、理解,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使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順利提升。
例如,以“物體的沉與浮”這部分內容為例,為了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我首先向學生進行了演示實驗,即利用新鮮雞蛋、清水和鹽水,展示了雞蛋在不同密度物質中的沉浮情況,使學生認識到了液體的密度是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之一。之后,給學生提供了彈簧測力計、不同種類的金屬塊、燒杯等,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探究物體本身的密度是否影響浮力的大小,或是探究對浮力有影響的一些其他因素。如此一來,通過開展實驗教學,增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了解和認識,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技能,使物理教學效果得以改進和提升。
總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離不開教師對教學結構的調整、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完善。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究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改進策略,摒棄傳統單一、固化教學模式的束縛,為實現物理教學效果的提升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慶鵬.當前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
[2]楊杰.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名師在線,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