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欽連
摘 ?要: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十分重要,它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自身語文文化素養,還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因此,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探索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方法。在本文中,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從深入課文內容、引導進行朗讀、創設教學情境、開展實踐活動這四方面對小學語文情感教育進行一番個人觀點和想法的描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課本內容;朗讀;教學情境;實踐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內容十分豐富,學生所學的每一篇課文都包含著不同的思想感情。因此,身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情感教育方法的研究。通過采用新穎有特色的情感教育方法,引發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更加直接地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還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方法淺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深入課文內容,進行情感教育
課文文本浸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通過學習課本內容,對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了具體詳細的了解。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課本內容時,不應只是死板地向學生對教材中的課文內容進行表面講解,而是要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認真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在此基礎上,既能讓學生學習到語文文化知識,又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思想水平。
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感情,我在講述課文內容時,讓學生對幾個問題進行了深度思考。比如,在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為什么全場三十萬人一起歡呼起來了?他們在歡呼什么?為什么他們會發出這樣的歡呼?在升國旗的時候,禮炮響起來,為什么到后來,每一聲炮響全場都會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表達著什么?如果你當時在現場,觀看到雄偉的閱兵儀式,你會發出什么樣的感想?“戰士們挺著胸膛”,“像鋼鐵巨人一樣”。你能體會到中國軍人的保衛國家的使命感嗎?如此,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深刻感悟,引導學生體會到在我國成立時全國人民激動、自豪的心情,能讓學生從此篇課文中受到啟發,從而讓學生從小建立愛國的思想感情,并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貢獻。
二、引導進行朗讀,進行情感教育
聲音能傳遞感情,通過繪聲繪色地朗讀讓學生感受文章的停頓、押韻,從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小學生活潑好動,有很強的表現欲,所以,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朗讀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特色通過這種方式展現出來。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演講能力。
例如,以《七律長征》這首詩為例,在講授這首詩的時候,我先讓學生先簡單地了解這首詩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大聲地且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詩句進行抑揚頓挫地朗讀,我根據詩句所表達的感情,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比如,在朗讀到“金沙誰怕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一聯時,其中的“暖”和“寒”字蘊含了強烈的情感,首先,我給學生講述了《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隨后,給學生播放了《飛奪瀘定橋》的影像資料,讓學生對“暖”字和“寒”字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樣,學生在對這一聯進行朗讀時,就能鏗鏘有力、飽含激情,把凝聚的作者的所有思想感情充分地表達了出來。這樣,通過朗讀法,使學生感受到了中國工農紅軍勇敢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精神,體會到了這首詩歌所表達出來的大無畏精神與英雄豪邁的氣概。
三、創設教學情境,進行情感教育
教學情境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感氛圍,學生通過這種情感氛圍更深入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采用圖像、音樂等創設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興趣,以此來提升學生對課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課文思想感情的理解程度,還可以促使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學習質量的大幅度提升。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結合具體的文本內容,通過運用合理有效的手段來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并受到情感方面的教育與熏陶。
例如,以《桂林山水》為例,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了桂林山水的美景圖,學生都嘆為觀止。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對桂林的山水風景有了初步了解。接著,我播放了有關于桂林山水的視頻,并配上音樂。放映時,我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自己身處于桂林山水之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體會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學生陶醉在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不能自拔,都表示以后要去親自看一看桂林的美景。觀看完畢,我讓學生說了說自己的感受。這樣,我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桂林山水的美景直觀地展示在了學生面前,學生不單單是從課本的語言描寫中粗略地感悟自然美景,而是通過影像的方式更加細致真實地了解我國的大好河山,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開展實踐活動,進行情感教育
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是應該將其滲透在方方面面。除了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我們還可以將其拓展到課堂之外——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對各種活動的參與和體驗,道德品質得到提升,身心健康得以良好發展。而且,讓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學生會覺得形式新奇有趣,更有參與的熱情與興致,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參與,情感教育效果也會更加,會將情感理論知識真正化為自身的實踐活動。
例如,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例,這篇課文運用科學小品文的形式,對地球的相關知識從人類生存的角度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以讓學生清晰的了解到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在課堂上的口頭式說教,或許可以達到一定的情感教育效果,激發出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為了強化學生的這種情感認知,我組織學生以如下方式開展了課外實踐活動:將全班學生分為六個小組——美麗地球組、地球生物組、地球能源組、地球之水組、拯救地球組、地球未來組,每個組對本組相對應的信息資料進行查閱搜集,并以剪貼畫的形式將其展現。這樣,各個小組的學生各司其職,通過對相關主題資料的搜集,能夠對地球上的一些情況有更為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如各種動植物的生存情況、各種能源的消耗情況、地球污染源、污染現象、地球未來的展望等等。這一活動的形式極其新奇有趣,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符合他們愛玩好動、好奇心強的性格特點,所以他們參與這一實踐活動的熱情度極高,都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生通過參與這一實踐活動,也深刻懂得了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意義,從而樹立起高度的環保意識,提高自身的環保實踐能力,具備熱愛人類共有家園的情感和強烈的環保責任感。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并積極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不僅能學到語文知識、提升語文學習能力,還能收到良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以上是筆者在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方面所進行的實踐和一些感悟看法,希望能為廣發同仁在與此相關的主題教學方面起到一些幫助和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紀光政.培養情感 ?激發興趣——小學語文教學淺論[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03):115-116.
[2]劉江龍.關于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文學教育(上),2018(03):56.
[3]孫翠菊.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J].中國教師,2017(S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