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教學在新課程教學中有很大的意義,有效教學體現在教師的有效備課、指導上。我們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要做到: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二,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三,以學生為主體;四,因材施教;五,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關鍵詞:有效教學;創設情境;現代化教學手段;學習主體;因材施教;小組合作
教育是一門學問,“有效教學”就是一盞明燈,引領教師更好的走向光明。“有效教學”成為大家共同的追求。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發展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有效教學在新課程教學當中有著很大的實際意義。
首先,有效教學體現在有效備課上。怎樣才能算是有效備課呢?第一,聯系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認真鉆研教材,制定教學目標必須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為依托,以教材為依據,明確教學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減少無效備課。第二,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以有限的教學時間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并且要讓學生能獲得新知。備課應該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組織好教學就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第三,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合理的課堂練習。讓學生學得快、學得扎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教師有效指導有助于有效教學,維果茨基說過,“課堂教學的中心應該在于學生而不在于教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這句話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指出課堂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之下進行的。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來談談自己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
一、 創設情境,激發欲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創設好的問題情境,會促使學生更加的主動關注學習的內容,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會引發思考。教師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能讓孩子們清楚的了解學習目的,明確解決問題的方向,引發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動機。
教學《窮人》一課時,教師就可根據課文內容來創設問題情境:桑娜把鄰居西蒙的孩子抱回去以后,她為什么會忐忑不安?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她忐忑不安?這個問題情境的創設從描寫桑娜的心理活動入手,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五年級上冊11課的《新型玻璃》,啟發學生先讀通讀熟課文,在此基礎上,讓他們扮演推銷員,結合課文中的文字介紹,運用自己的語言將新型玻璃推薦給大家。引導學生扮演角色,讓他們體驗創造成功的愉悅,產生熱愛科學、探求未知的情感。
通過有效的情境創設,學生們探索的欲望被激發出來。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創設真實情景并再現出來,讓學生在這樣環境的創設下就會身臨其境的進入狀態,提出問題,并且增加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欲望,增強他們的求知欲和自信心,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二、 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靈活處理教材,精煉教學內容,縮短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距離,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因材選媒”設計教學環節,突出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如我在上《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準備好的微課,讓孩子們感受黃沙嶺的事物,從而讓孩子更好的深入學習。
如今通過多媒體也可對學生的課前預學進行課堂的批改和檢測,老師也能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根據學生的預學情況進行課堂教學。
三、 以學生為主體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要求教師必須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我們可以轉化成為孩子中的一份子,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發現在學習過程的關鍵性問題,鼓勵他們自主的去尋找解決方式,既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又要減少學習的盲目性。當學生遇見問題時,教師應與他們一同戰勝困難。
課堂上,學習氛圍濃厚,學生相互合作,孩子們的積極性、靈感就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并且迸射出創造性的火花。
四、 因材施教
學生個體發展是有差異的,教師要根據該學段學生的特點,采取適合的方法進行指導。所謂“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學習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手段的確定以及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
五、 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實踐、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教學活動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我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自主思考。這樣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時間減少,有多處空出的時間巡視督導學生學習,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分小組后,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有能力有見解的孩子可以多說,比較靦腆不善于表達的孩子也能在小組合作中學習到有效的信息。這就是為學生創設的一個自由發言主動探索學習的平臺。學生有自主的學習時間,并在小組合作討論中能獲取到他們需要的有效信息。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基層教學中,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切實的把課堂改革落到實處。以教學理論作為依據,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簡介:
李穎婕,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市崇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