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六年級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年的時間里,不僅要復習小學階段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還要為初中的學習打好基礎。所以在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任務的教授,還要注重為學生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好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為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減輕負擔。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
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不同于其他階段的數學學習,六年級會涉及許多的復習內容,對學生來說,知識容量多、跨度大、遺忘率高,對教師來說則感到時間緊,任務重。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針對六年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且要創新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促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以此來幫助學生以更好的狀態去適應初中的數學學習。
一、 聯系實際,生活化情境教學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學會從生活的角度去發現數學、理解數學,并將其有效的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去。因此,教師在利用情景教學的時候,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具有生活化的情境,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在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時,也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效率得到穩固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節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征,筆者首先從生活中學生常見的硬幣(圓形)和橢圓形的盤子為例,讓學生對兩樣物品進行對比,初步掌握圓的特征與其他形狀的區別,了解圓的直徑、半徑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學會圓規畫圓過程當中的基本原理。然后,在引導學生認識圓與我們生活的密切相關性時,筆者以自行車輪的設計原理為例,讓學生回憶自己騎著自行車行駛時的感受。最后,筆者還特別出示“橢圓形、三角形、菱形”三種不同形狀的自行車輪設計圖片,讓學生與圓形車輪進行對比分析,并說出自己會選擇哪一種形狀車輪的自行車。學生通過這一自主選擇的過程,不僅培養了自身的學習主動性,而且通過這一熟知的生活現象更深的認識到了關于圓的系統性知識,為課堂的教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加深了學生的認知程度。
二、 創新教學,促進多元化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教學方式,如小學生愛玩,我們就可以設置課堂游戲和知識競賽,為課堂注入活力。其次,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差異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根據學生的不同階段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比》教學時,筆者會先讓學生了解教材精心選取的“神舟”五號這一現實素材,這個素材既富有教育意義,又能比較自然的引出比的兩種情形。其次,筆者會為學生設下疑問,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 五一班男生有25人,女生20人。男生數是女生的幾倍?女生人數是男生的幾分之幾?
2. 章老師買了10kg桃子花了70元,每千克桃子多少元?”在學生回答問題后,筆者會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天宮一號”發射視頻,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觀看時,筆者還會讓學生思考問題:“這面國旗長15cm,寬10cm,比較這面國旗長和寬的關系,你會提出怎樣的問題?”最后,在學生對比的概念有了理解后,筆者會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舉一些生活中“比”例子。然后筆者還會為學生舉兩個例子,讓學生判斷比的關系。筆者通過這樣豐富的教學活動,不僅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氛圍,還幫助學生較為輕松地掌握了新知,進而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 強化基礎,構建復習知識網
小學的數學知識本就是一個系統的整體,六年級的總復習涉及小學階段全部知識,很多學生難免由于時間長久,對于一些知識已經遺忘,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對小學階段的基礎知識利用知識網絡串聯起來,將小學階段的數學劃分為幾個大的部分,再分別進行細化,讓學生在知識網中回憶起學過的知識,加深記憶,利用知識之間的關聯進行復習。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鞏固學習基礎,有利于學生梳理清楚知識體系,還能在學生腦海中構建數學的學習框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筆者在開展總復習的過程中,就為學生構建了知識網絡。在復習的開始階段,先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小學階段的數學大致可以分為這幾個部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可能性以及綜合應用。然后再對每個部分進行細化,結合基礎知識的復習各個擊破。就拿數與代數這部分來說,主要包括數的認識、數的運算、式與方程等內容。最后在完成各個部分的復習之后再進行一次總體上的認識,讓學生構建起數學學習的體系,從而提高復習效率,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最后,要注意各個大的部分之間的連貫教學,避免出現知識斷層現象,讓學生平滑過渡到下一階段的復習中。
總而言之,六年級的數學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做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有條理、有針對性地搞好六年級的數學復習工作,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并且要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之后的初中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玉照.淺析如何提高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實踐有效性[J].學周刊,2018(3):67-68.
[2]左婷婷.小學六年級數學問題解決策略研究[D].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蘇培福,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大格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