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是高中教育的教學模式單一,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格的全面發展。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適應高中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充分體現高中美術課程的時代特征、基礎性和選擇性。
關鍵詞:高中美術;自主學習;教學
就高中藝術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而言,運用這種學習方法主要是為了營造學生自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藝術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成功完成高中美術教學目標。加強高中美術課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美術課堂學習效率。下面筆者就來談談高中美術課堂如何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 貼近學生日常生活
美術專業的學習需要不斷的實踐來提高畫感,提高構圖比例,分配準確的顏色,拿捏捏住陰影中的筆重等等,特別是一幅完整的畫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和細心,這就要求學生對這幅畫的創作感興趣,并有動力去畫。因此,教師在繪畫方面的要求可以讓學生結合他們對生活的興趣,如在進行肖像畫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畫自己的偶像,并對自己所畫的內容進行描述講解。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的職業遍布各行各業,有歌手、演員、作家等,這樣學生畫畫的積極性就充分提高了,在畫前回想自己偶像的某一瞬間,可能是視頻中的一個畫面,但學生們可以把移動的三維人畫到平面上,引起興趣的同時,也發揮了自我創作的能力。
在進行色彩繪畫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最為憧憬的地方。繪畫原理與肖像畫是一樣的,繪畫完成后,學生間相互介紹,每個學生不僅對色彩的掌握有了新的認識,而且擴展了自己的知識面。這樣畫出來的畫,不僅畫風細膩,而且畫風本身也很迷人,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情感色彩。
二、 賞析經典,觸碰繪畫靈感
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學生,他們對于畫畫的興趣大大超出了藝術教科書的內容范疇。教師抓住機會鼓勵學生開展獨立的學習和調查活動。比如,人教版教材在《民族文化的瑰寶——輝煌的中國古代工藝美術》這一內容中,有名揚四海的中國絲綢,文中介紹了中華民族各個歷史階段的絲綢編織工藝的歷史、服裝的質地、圖案、時尚和審美情趣。當對《簪花仕女圖》這幅畫進行鑒賞時,有些學生被唐代女子流行的真絲花樣服飾所吸引,好奇地詢問漢人的傳統服飾。此時,教師可以抓住機會向學生們介紹漢服,雖然教材的內容與漢服無關,但漢服與教材的內容是緊密相關的,它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學習的延伸,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是值得的。經過教師在課堂上的拋磚引玉,課后不久,成立了一個獨立學習漢服的學生小組。在班會上,學生們展示自己的服裝,深受其他同學的喜愛。從書本內到書本外,學生學習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不僅拓寬了自己的視野,還增加了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延續,也是教師取得的最好的教學成果。
三、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說明了方法措施在某一事物的重要作用。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自主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美術知識及技巧,對于實施美術的啟蒙創作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為每位高中生指導和鼓勵,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積極與教師在課堂上互動,促進教師順利開展教學工作。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平等而不是上下級的關系,師生共同合作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教師應在積極引導學生充分掌握必要的藝術課程學習策略和方法的同時,確保每個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效率。比如人教版教材《大河之源——史前美術和古埃及美術》這一內容,教師必須及時掌握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對史前藝術和古埃及藝術的認識,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在課堂上用提問的方式來教授學生,不僅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還能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目標來制定相應的主題進行教學。此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更清楚教師的意思,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氛圍以供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感受等。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人格特征,使學生在藝術課堂中展現自己的魅力,以學生為中心,使用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探索并發現知識從而創造知識,最終達到促進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教學生學習為主要目的,采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創造一個能使學生活躍起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無意識中探索知識,感受到美術的魅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藝術教育中自主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并將其應用于其他學科,使學生的學習達到更高的水平,促進學生的長期發展和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龔秀瓊.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西部素質教育,2018(10).
[2]李志欣.“自主學習”是“全學習”課堂學習方式的前提[J].江西教育,2019(5).
作者簡介:何圓圓,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通化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