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語文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讀寫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可以逐步實現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這要求教師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抓住學生特點,通過對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促使每個學生都牢固掌握語文知識,并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提出了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寫作;整合
閱讀與寫作都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兩者的有效整合,促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實現發展,也為學生學好語文打牢基礎。高中語文教學中主要內容包括基礎知識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閱讀與寫作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重要性也更加明顯。這要求教師注重對兩者的結合,為學生語文能力培養創造良好條件,也促使學生綜合素養不斷提升。
一、 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必要性
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閱讀與寫作整合起來,這是由于兩者有著密切的關系,相輔相成。這需要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知識體系,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安排閱讀與寫作,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也要促使學生語言寫作能力不斷提升。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了新的要求,教師必須重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這樣有利于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不斷提升。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閱讀與寫作實現有效結合,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知識,也逐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二、 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策略
(一) 閱讀后進行續寫訓練
高中語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在學生閱讀課文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想象,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和對文章的感悟,試著進行續寫。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也培養了學生揣摩文章與作者意圖的能力,并在續寫中對文章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當然并非每篇課文都適合學生續寫,這是由于一些文章無續寫空間,不過其結尾處有一定擴充的空間,教師要據此指導學生寫作。例如:在課文《項鏈》教學中,最后當馬蒂爾德知道項鏈是假的后就沒有了,這無疑讓學生有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合理續寫。
(二) 閱讀后進行改寫訓練
當然也有的文章雖然無法續寫,不過卻可以進行改寫,這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改寫方法較多,如以原文為基礎進行擴寫,或者是對長文章進行縮寫,在文章細節處進行加工處理等。在學生改寫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就同一篇文章通過多種角度改寫,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有效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教師完成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教學后,要將這首詞改成一篇散文,或者是改成優美的詩歌,在此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將自身想象力充分發揮出來,用第一人稱進行記敘。
(三) 閱讀后進行仿寫訓練
在高中閱讀教學中,還可以與仿寫結合起來,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讓學生模仿課文的立意、技巧與布局等,或者是模仿其詞匯、成語以及句子結構等。仿寫一般有以下形式:站在整體角度仿寫文章,能夠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達到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采取局部仿寫的方法,可以改寫與運用課文優美的語句,或者是仿寫文章開頭與結尾的表現手法等。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寫作技巧,也促使學生對課文理解更加深入。
(四) 閱讀后進行拓展訓練
與必修課一樣,高中語文選修課中也有很多優秀、經典的文學作品,教師在教學課件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專門設計選修課件。每周教師可以抽出一節課規定文章題材,如散文、古代詩歌和現代詩歌等,要求學生在同類型文章題材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進行閱讀,并寫一寫讀后感。在長期的堅持過程中,很多學生不僅閱讀水平得到了提升,也掌握了很多有效的寫作方法,能夠寫出一篇篇充滿真情實感的優秀文章。在閱讀與寫作結合下,學生在作文上做到了文筆優美、見解獨到,可讀性也有了很大提升。通過拓展訓練,為學生讀寫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提升學生讀寫結合技能上發揮著巨大作用。
三、 結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法,尤其是要注重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在閱讀與寫作結合下,學生除了可以更加深入體會課文主旨與內涵以外,也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有利于高中語文教學目標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賴東升,張玉洪.高中語文教學“讀寫結合”教學策略談[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9):23-25.
[2]洪祖臻.高中語文教材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29(3):228-229.
作者簡介:
楊君琴,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舟曲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