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清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重點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快樂學習,學會享受學習的過程,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單純的黑板教育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具體的學習需求了,因此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基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方法應運而生,游戲化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在玩樂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促使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游戲教學
在過去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是機械地給學生講解數學知識,學生在教室里單調地傾聽,雖然在短時間內學生可以快速地掌握數學知識,但是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方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合理地采用游戲化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究,突破傳統數學教學方法的限制,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以生活素材為游戲主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大部分學生已經習慣了被動地傾聽講課,學生很少積極主動地探究數學知識,甚至缺乏數學思維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教師采用游戲化教學方法,學生不一定會喜歡,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方式的時候,不妨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素材作為游戲的因素,進而吸引學生參與到具體的游戲中,并作為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切入,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其中,為實現游戲化教學奠定基礎。
例如,“認識鐘表”教學過程中,在過去教師直接給學生講解鐘表的時針、分針與秒針,學生并不能理解鐘表上的意義,教師不妨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回憶自己每天上學都是幾點,然后每天放學都是幾點,之后,教師在講臺的地面上畫一個大大的鐘表,并邀請三個小朋友上來,一位當時針,一位當分針,另外一個當秒針,教師在講臺上提示幾點鐘,然后三位學生就擺出幾點鐘,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鐘表游戲中,一輪學生演示完畢,就請另外一輪學生進行演示,為接下來引入“認識鐘表”數學知識的教學打下基礎。
二、合理規劃教學時間,充分引入生活化游戲
生活化游戲教學方法應當具體地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當教師在完成教學設計之后,應當合理地分配數學課堂教學時間,保證課堂教學內容與游戲化教學方式充分結合,從而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安排具體的學習時間,改變過去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步驟,按照科學的教學時間,與生活化教學游戲相結合,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并為小學數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例如,“認識人民幣”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好“認識人民幣”的具體教學過程之后,不能直接按照教學設計一步一步地走,畢竟學生的課堂學習是動態的過程,教師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實行彈性教學,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時間,“認識人民幣”這一節內容,教師設計了一個“購物”小游戲,其中一位學生充當結算員,剩下的學生都是顧客,有的學生在結算的過程中,不認識人民幣的幣值,于是無法一次性付清錢,耽誤了一些教學時間,教師要對學生有一些耐心,發現結算員在一張一張地教給他認識人民幣,之后這位學生掌握了人民幣的知識,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以游戲化教學引導學生探究,實現生活化教學效果
游戲化教學方式的合理使用是為了激發與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充分參與的基礎上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還應當對數學游戲進行合理的設計或者實現游戲的自我擴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主動的開發與探究,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讓學生嘗試對數學游戲進行創新,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彰顯學生的數學學習實力,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例如,“觀察物體”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設置小游戲“猜猜我是誰”,將學生領入課堂中,教師首先根據不同的位置對不同的小朋友進行拍照,然后讓學生猜一猜照片中的人是誰,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觀察物體的技巧,之后進一步擴展,教師拍攝學校大門的圖片,展示兩種不同的大門,讓學生進行思考,認識到由于位置的不同,所以拍攝的大門也是不同的,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欲望,然后讓學生充當攝影師,拍攝玩偶小白兔,感受拍攝的位置不同,那么拍攝出來的圖片也是不一樣的,并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體與觀察位置之間的關系,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從生活實際出發,設計游戲化教學方式,主要是為了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更好地認識數學知識,并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全面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琳.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
[2]儲娟.淺談游戲化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5(21).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