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
摘 要:小學體育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進行,已經越來越被教師和家長所重視。作為一種基本、重要的素質教育,小學體育對于自信心的建立是十分重視的。自信心是成長的根基,在課堂教學中一句激勵性的評價就能讓孩子們信心大增。它能激發學生心中對于運動技能的理解,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更好更快地掌握技巧的學習,從而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激勵性評價;小學體育;體育教學;實際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在了小學體育方面的教學上,原因是全面展開素質教育,就需要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與掌握運動技能的潛力,從而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而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孩子們在體育方面的興趣成為教師重視的問題;而根據研究結果表明,相比于手勢激勵、競賽激發等形式,語言激勵的方法不僅簡單,而且效果顯著。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地探尋激勵性評價語言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以達到所設計的教學目標。
一、激勵性評價的概念
所謂的激勵性評價,是指教師對學生的探究、實際操作等行為的鼓勵或者是導向性的評語,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手段,有利于學生身心和諧健康地增長。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程度、體育活動參與程度、對待體育活動的情感表現以及基本價值觀進行鼓勵、贊揚、認可等總結評價,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加快學生對體育動作掌握的效果。除此之外,激勵性評價的存在還可以在學生情緒低落、遇見困難、氣餒傷心的時候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對于激勵學生意志的方面來講效果十分顯著。
二、激勵性評價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給予了學生勇氣和信心
其實早有科學研究證明過激勵性評價在體育方面的助力:隨機選取二十個同學分成兩組,共同學習一項難度系數較高的動作,其中一組實行常規教學,另一組在學習過后由教師進行激勵性評價總結,結果在接受檢驗的時候卻是第二組成員完成度較高,而第一組成員由于難度較高而失誤連連。這個結果表示,激勵性評價語言對學生的勇氣和信心的增加是十分有效的,它也為學生的成功體驗打好了一定的基礎。其實很多教師在不自覺中就會流露出激勵性語言,比如:有時候教師在做完示范之后,有些學生很想嘗試,但是由于內向而不敢向前一步。這時候教師就會鼓勵他說:“你可以先試試看,結果沒有關系。”而當學生真正做完后,教師會說:“這不是很好嗎?要是剛剛手臂抬得再高一點,你就跟真正的運動員做得沒兩樣了!”諸如此類的激勵性評價,給學生帶來的勇氣和信心是不可想象的。
2.為學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激勵性評價不是簡簡單單的“你真棒!”“你真優秀!”“做得好!”這類套話,而是教師真正發自內心地將學生剛剛的動作進行評價總結,用激勵性的言語讓學生對自己剛剛的行動有所感悟。比如,在一位同學做完教師示范的動作之后,教師發出了這樣評價:“剛剛xx同學做得是很棒的,他真正用心去看了我所示范的細節,考慮到了手和腳的協調性,甚至還在起跳的動作上加以改進,總體來講是十分優秀的。”這樣就等于是給同學們發出了這樣的訊息:我們也應該朝著用心觀察、大膽嘗試、學會思考的方向去學習教師的運動技能,于是他們就有了努力方向。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激勵性評價的原則
1.和諧平等原則
小學生對教師其實是有一種本能的害怕和抵觸,但是實際上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才有利于課堂的順利進行,體育課堂更是如此。這種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不僅能促進學生正確地面對知識,而且有利于教師正確的精神價值的滲透。教師要主動接近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環境,在學生做完體育動作之后要坦誠交流,互相包容,讓學生感受到:“即便自己失誤了老師也不會懲罰我,如果自己做對了老師還會夸獎我”這樣的心態,于是學生就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放輕松,最后可以做到即便是面對教師也能大膽地進行嘗試,因為此刻他已經將教師當成了朋友。
2.情感真摯原則
教師的激勵性評價一定要發自真心,融入真情實感。現在很多教師在評價時輕描淡寫,語言蒼白無力,甚至有些充滿了機械化,不攜帶真實感情,這對學生的發展是極其有害的,枯燥的評價會讓學生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會讓學生對教師充滿不信賴,如果是這樣,教師還不如不評價。真實的情感其實不難,比如在長跑過程中,教師如果這樣來評價學生:“xx,跑步姿勢十分標準!”“xxx,跑得真快!”“大家都看看xx,這樣的呼吸節奏才是標準的!”學生會從這樣充滿真情實感的的語言中產生一種滿足感,從而身心愉悅,最后激勵著自己向著更高一層的目標去邁進。
3.適度性原則
無論什么鼓勵都要適度,過滿則易溢,一方面,學生對夸獎性的語言雖然很敏感,但是如果聽到的次數過于頻繁的話,也會有淡然的一天,那樣就無法達到激勵人心、營造合理氛圍的效果了。學生的接受程度需要新鮮感,如果教師不懂分寸,一味激勵的話,也是會有效果不明顯的一天。另一方面,體育運動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是與他們的先天身體素質有關系的,但是小學生思想單純,尤其是聽到激勵性的評價,就認為下次我一定能做到更好,于是貿然嘗試。殊不知,有些運動由于身體問題已然達到當前的極限,過分嘗試是存在風險的。所以,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要適可而止,掌握分寸。
四、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激勵性評價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正確樹立教師的威信
教師的威信是十分重要的,它其實是良好師生關系的證明,能讓學生不自覺地信服教師,同時也是一種精神方面的親近。但是有些教師明顯誤解了這個意思,他們認為威信是讓學生害怕、震懾學生的一種能力,其實大錯特錯。正確的威信的樹立,有利于學生接受激勵性評價帶來的心理鼓勵,這一點也需要前面提到過的師生關系平等的輔助。
2.適當利用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在有些時候比真正的語言來得更有動力。教師在操場上如果只靠喊的話,有時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這時候,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發自內心的掌聲,往往卻能發揮更好的效果。這種方式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心與心的互動交流,更具有親和力、鼓勵性和無聲的關愛。當然,也可以將其與激勵性評價配合使用,比如一邊肯定地點頭一邊評價,或是一邊鼓掌一邊評價等,都會讓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共振。
3.不同的學生要區別對待
不同的學生所采用的鼓勵方式也應該是不同的。比如膽小的學生,教師可以用贊賞、鼓勵的評價來對話,因為他們缺少的是信心;而脾氣較大的學生,教師可以用疑問、啟發式的評價來循循善誘,因為他們缺少正確交流的方式;面對心理比較脆弱的同學,可以用建議性的語言來誘導,讓他們看到希望。
總而言之,對學生來講,在體育課堂上教師的激勵性評價不僅僅是對自身的一種肯定,更是鼓勵自身勇于嘗試的底氣。教師在體育課堂上應該敏銳地發現這一點,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價,激發學生的潛能,同時有效促進師生關系。教師在堅持幾大原則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威信的樹立、肢體語言的運用以及因人而異的激勵性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積極的信心,從而促進他們身心都能健康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新年.激勵性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下),2018(8):97.
[2]車軍.對話與交流:關于課堂教學觀的再認識[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33(10):27-29.
[3]顧建平.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8(13):85-8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