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高考改革之下,寫作任務由一項變為兩項,而讀后續寫或概要寫作都屬于讀后寫作,不僅新而且難度很高:讀懂只是起點,續寫或概括更具挑戰。這就要求教師從高一開始,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詞匯、語法、句子表達、閱讀理解到謀篇布局,穩扎穩打、環環相扣。在本文中,作者先分析了新高考英語寫作的具體變化與特點,然后分析了新高考英語寫作教學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英語寫作教學;讀后續寫;概要寫作
【作者簡介】薛玉環(1975-),女,青島啟明星中學(青島十九中分校),中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
1.英語寫作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關于新高考的英語寫作,《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試用)(第一版)》 (以下簡稱《考試說明》)要求如下:
2.新高考英語寫作具體變化。
(1)分值變化:英語寫作分值由原來的25分增加到40分,占總分值的26.7%,碾壓閱讀理解,成為試卷中分值最高的題型;
(2)內容變化:由傳統試卷的一篇作文變成兩篇作文,第一篇是傳統的應用文寫作,第二篇屬于新題型:讀后續寫或寫內容概要;
(3)要求變化:
1)難度變化:以往的英語寫作題型,在應考上都已經有成型的做法。即使一個學生語言能力不高,也可以通過背誦范文和經典句子來進行備考。但新題型要分兩步走,無論是續寫故事還是概括內容,都沒有也不大可能有成型的模式可套用,只能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才行。
2)能力要求變化:新高考英語寫作除了對單詞、語法和基本寫作技巧有要求以外,對閱讀理解也有要求。傳統寫作題目要求都是中文的,學生對于要求寫什么是很容易理解和把握的。但對于新題型,則是建立在學生讀懂一篇350詞的文章的基礎之上。如果學生讀不懂,這25分就沒法落地了。

由此可見,在英語寫作上,新高考對學生的語言基礎和綜合運用能力要求非常嚴謹,單詞、語法、閱讀理解和寫作,哪一點不過關,都無法拿到較好的分數。這種情況下,英語寫作教學如何進行呢?
1.充分了解考試要求。
(1)首先老師需要充分理解新高考英語寫作的要求。
(2)其次要指導學生充分了解新高考英語寫作到底要求自己完成什么樣的寫作任務,要求具備哪些能力,從而對高中英語學習有明確的方向和計劃。
2.寫作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
(1)轉變傳統英語寫作教學模式。作為傳統的寫作教學,老師只需引導學生將題目信息分配到各個段落,運用流暢的語句,有邏輯地表達出來就可以了,而新題型則要求大量的課時,運動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學習讀后續寫和內容概要。
(2)積極運用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就是根據已有信息進行頭腦風暴,集思廣益。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拓寬解決同類問題的思路,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3)積極開展文學閱讀。首先,文學故事和讀后續寫有著緊密的聯系,換句話說讀后續寫就是把故事講完。讀得越多,續寫得越容易。其次,文學閱讀趣味性極強,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將英語學習轉變為自然地、自愿地、積極地學習。
3.夯實基礎。
(1)詞匯基礎:25分的讀后續寫或內容概要,沒有一定的詞匯基礎是讀不懂350詞的文章的。
(2)語法基礎:沒有扎實的語法基礎,既妨礙閱讀,也影響句子表達。
(3)基本的寫作技能訓練:
1)過渡詞、過渡句的背誦與熟練使用:比如句與句之間的過渡詞:first of all, besides, whats more, furthermore,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再比如段與段之間的銜接上常用的句子:The details of the...are as follows./ We could conclude from the above that...。
2)常用句式的背誦與熟練運用:比如as, after等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because 原因狀語從句,so…that…結果狀語從句和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等。
3)時態的準確把握:無論是讀后續寫還是內容概要,時態都要與給出的文章一致。特別是能準確、熟練運用一般過去時。對表達時間的詞匯和從句能做到信手拈來。
4.量變引起質變。因為新高考英語寫作分兩部分:應用文和讀后續寫/概要寫作。寫作量大,難度系數高,時間又緊張,多以必須高一開始就對新題型進行剖析和練習。不經過大量的長期的練習,是很難達到預期目標的。
總之,在新一輪英語高考改革中,教師必須立足傳承,理解變革,積極適應。寫作任務由一項變為兩項,而讀后續寫或概要寫作都屬于讀后寫作任務,其難度很高:理解是起點,表達更具挑戰。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不僅僅關注所寫內容的相關性,還要考慮與原文在邏輯、文體、語言等方面的一致性。
[1]劉慶思,陳康.關于一年兩考高考英語試卷中讀后續寫設計的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