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多數教師都忽略了估算的重要性,促使小學生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就要在教學過程正確的認識估算的重要性,不斷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估算意識;估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099-01
提高小學生的估算能力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樹立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時,應逐漸將數學估算融入到知識點中,將估算知識貫穿于整個學期的教學中去。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提出了一些意見及建議。
一、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一)挖掘教材中的估算內容
在數學教材中,每個章節中都有估算知識的運用,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時,應細致的對教材進行研讀,將估算知識用到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確的認識到估算的重要性。并且教師在講解計算題時,在進行計算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其進行估算,通過這個過程來慢慢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另外,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向學生明確在做題的過程中估算有利于提高做題的效率,提高學生對估算的重視。
(二)豐富估算教學方式
1.生活教學。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就要改變現有的、較為古板的、枯燥的教學方式,將課堂變得更為有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將估算知識結合到生活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時多進行估算,使學生運用估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數學問題,提高估算的使用頻率,以此來使學生形成對數學問題進行估算的習慣,培養在學習與生活中的估算意識。
2.合作教學。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打破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固有教學方式,在課堂上主要以引導的方式,使小學生表達自己對題目的看法,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對一道題目提出多種解題方法,通過多種不同思維的交錯來打開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采用不同的估算方式對同一道題目進行估算,從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估算能力
(一)使小學生正確的認識估算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使小學生正確的認識小學數學中估算的重要性,培養小學生估算的意識,從而提高小學生的估算能力。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重視估算重要性的過程中,應結合生活例子對小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使用估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中,認識到估算具有簡化計算的作用,從而使學生體會到使用估算的便捷性,只有小學生認可了使用估算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另外,老師在課堂上應鼓勵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估算。
(二)在教學中滲透估算方法
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就要教授給學生估算的方法,使學生對估算有正確的、系統的認識,只有這樣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才更喜歡使用估算去解決數學問題。現階段估算的方法主要有湊整法、根據位數估算、數量關系估算法、規律估算法、據零求整法等方法,每個方法都有自身的特點及符合使用的情況,這些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對估算體進行計算。因此,教師應在估算課程的教授過程中,應帶領學生對這些估算方式進行系統的學習,為學生靈活的使用估算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三)把估算思維延伸到課外
估算能力的提高不僅可以加快小學生的做題速度,還可以使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使學生快速檢查題目是否正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錯題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另外,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就不能將學生的思維局限到教學的課堂內,應正確的引導學生在實際中使用估算知識,激發學生使用估算知識的興趣,將生活中出現的數學問題用估算的方式進行解決,培養學生使用估算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且,學生在生活中使用估算的方式對事件進行分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邏輯能力。
三、結論
隨著現階段我國教育方式的不斷改變,估算學習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愈加重要。估算可以簡化教師的教學過程,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再堅持原有的教學模式,要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將估算的教學融入到生活中,使小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參考文獻:
[1]莎日娜.回民區第二實驗小學高段數學估算能力培養探討[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周佳麗(1989-),女,浙江杭州人,本科,畢業于杭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