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琪琳 鄧高權
摘 ?要:“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內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生態環境也遭受到了嚴重破壞。因此,我國政府提出企業應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并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加大了對環境的保護。本文主要是對我國企業基于綠色發展理念下的戰略選擇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綠色發展;企業戰略;選擇
一、綠色發展理念概述
綠色發展理念是國內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致力于在發展時對環境保護的新理念。且強調以節約、環保為主,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防止生態環境的破壞,并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保持發展與生態的平衡。企業在基于綠色發展理念下進行可持續發展,注重對環境的保護。
綠色發展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概念,對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國內企業持續壯大,在帶動經濟發展并推動社會的進步的同時,卻也使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反而阻滯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要倡導綠色發展理念,使企業在此影響下進行環保的可持續發展,從而進一步促進國內經濟的騰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綠色發展理念提出原因分析
(一)企業外部問題分析
1.PEST分析
當今創新創業浪潮遍布神州大地,為進一步推動社會發展經濟進步,政府采取了許多積極的經濟措施來推動國內創新創業的發展。近些年,國內經濟獲得了較大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總量第二大的國家,然而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浮出水面,生態環境受到的破壞也日益嚴重。因此,政府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并積極宣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觀念。國內各行各業為了緊跟當代社會的綠色發展潮流,響應綠色發展新理念,積極對銷售的產品、服務的生產技術進行革新,并進行戰略轉型。致使國內一大批中小企業出現了新戰略的變更熱潮。
2.行業環境分析
國內優秀的企業要想在競爭市場上處于有利地位,必須對所處的行業環境變化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國內發展由以往的只重視經濟發展逐漸變為以環保、綠色的發展為主。并且在此基礎上,國內出現許多新興的綠色環保細分市場,以至于市場結構發生改變。因此,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基于綠色發展理念進行戰略選擇,對產品、服務的生產技術以及產品服務的功能進行更新換代的變革,使得企業能快速的占領新的環保綠色細分市場。
(二) 企業內部環境分析
在政府綠色發展的政策指引下,企業在新的環保細分市場上競爭更加激烈。從自身人力戰略的改變,對所在行業相關領域的高科技高學歷人才搶奪到競爭戰略的選擇,企業采取怎樣的競爭戰略才能在細分市場中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在這一背景下,企業為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實現綠色發展理念下進行可持續發展,擔當起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必須采取集聚高層次人才和擴大市場占有率的措施來應對。由此觀之,我國企業需要進行一場內部的企業“革命”——綠色發展戰略的選擇。
三、企業基于綠色發展理念下的戰略選擇
在對國內的宏觀環境,以及企業內外部環境進行整體分析后,對企業戰略做出了選擇。
(一)戰略變革
我國號召企業應基于綠色發展理念進行經濟發展,因此企業為適應宏觀環境的變化,并使自己實現新的發展,應該主動進行變革。企業還要根據自身的企業規模、產品、服務和不同的生命周期等,以新的細分市場結構為基礎采取不同的權變戰略。由原有的戰略轉變為綠色環保理念相關的發展戰略,使企業更加優化自身的資源配置,獲得更強的競爭優勢。
(二)內部戰略的選擇
首先我國企業需要轉變已有的經營觀念,比如說轉變市場觀念、競爭觀念、社會觀念、效益觀念以及創新觀念,轉表由以往的以本企業特定產品或服務去參與市場競爭,獲得相應的企業效益到對自己的產品服務生產技術不斷革新,去新的細分市場獲得企業效益,并對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有效解決。
其次是企業的總體戰略。我國號召企業進行綠色發展,因此會出現新的綠色環保細分市場。眾多企業對于新的細分市場,都會爭相出手,搶占市場份額。致使我國企業就需要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戰略選擇。因此,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資源和資金轉投向新的綠色環保細分市場,甚至有的企業高層管理者選擇及時止損,采取放棄戰略,增強企業在新細分市場上的競爭力。如果企業本身就是從事綠色經營,提供綠色產品或服務,就應實行加強型的總體戰略。并且在企業內部實行業務層戰略,進一步開展市場開發與產品、服務創新,打造出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和服務進入新的細分市場。企業還應該采取區別于競爭對手的營銷手段,以差異化形成排他性、獨特性、獨占性,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進一步的形成企業的新的差異化戰略。
除此之外,隨著國內不同行業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的傳統企業還需要在一系列的總體戰略與競爭戰略的引導下,最大力度的挖掘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的潛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把企業資源集中到綠色環保的新的細分市場上。例如:企業的營銷部門制定出綠色營銷組合,調查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情況;在產品的不同生命周期應考慮不同產品的不同包裝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影響企業的綠色發展;選擇正確的綠色渠道,制定合理的綠色價格;然后傳播綠色信息的同時進行綠色促銷。營銷部門還要對新的市場環境進行分析,分析出新的細分市場對本企業之前生產的傳統產品或服務的營銷是否構成威脅,并形成挑戰,同時找出新細分市場對本企業創造的市場機會,形成新細分市場獨特的營銷對策。
1.理想業務。由于當下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社會上出現了新的領域新的細分市場,再加上國內各行各業的競爭都很激烈,所以我國企業應抓住機會,實行產品或服務的更新升級,并以此為優勢迅速占領新的細分市場份額,獲得收益。
2.風險業務。雖然國內出現的新細分市場有很高的投資收益和升值空間,但是企業切忌不要盲目跟風的進入細分市場,也不要止步不前,拿不定主意,喪失機遇。這時,就應該先分析出本企業對于該細分市場的優勢與劣勢,揚長避短,尋找突破口,進入市場,搶占新的市場份額。
3.成熟的業務。由于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許多行業會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也存在著一些領域較少受到其影響,所以企業就可以把自己與這些領域所涉及的、與之相關的業務作為成熟的業務,用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并可以把它作為企業實現理想業務與風險業務的基本保障。
4.困難業務。國內的大多數企業都擁有一些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環境的傳統業務,企業改變不了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只能選擇采取上述所說的收割清算戰略來解決這一難題。
5.企業內部應采取綠色供應鏈模式。同一環保領域新的細分市場的上下游企業可以進行聯合發展,有利于企業能更好地利用資源,并減少相應廢棄物的排放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使企業獲得有利的雙重競爭優勢。
(三)外部戰略的選擇
基于外部宏觀大環境的變化,我國企業可以選擇適應環境戰略和追隨環境戰略。
首先是適應環境戰略。企業在沒有任何可能去影響外部宏觀大環境的變化下,要對此做出反應,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對自身的內外部戰略進行相應的變革,去調整自身以適應外部環境的發展,以此來占領新細分市場上的市場份額,獲得競爭優勢。
其次是追隨環境戰略。國內環境此時是以綠色發展理念為主,企業在適應環境的同時,還要去對外部環境進行適當的預測。比如,國內未來的宏觀環境的發展方向是基于綠色環保基礎的人工智能高新科技。所以,企業就要率先做出一定的預測,緊跟外部宏觀環境而創新變化。
四、結論:
國內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需要企業及時、主動、積極的根據這一戰略做出相應的改變。企業在基于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主,內部轉變經營理念,實行加強型的差異化總體戰略,并細化到企業內部的各部門各單位,并針對不同的業務模式,建立綠色供應鏈的內部企業戰略。外部應對宏觀環境的變化實行適應戰略,并在預測外部環境變化的基礎上采取追隨戰略,以促使企業在新的綠色環保細分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有效化解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
參考文獻:
[1]徐飛編.戰略管理(第三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2016/11
[2]吳健安,聶元昆.市場營銷學(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
[3]龔英.綠色供應鏈(第一版)[M].中國環境出版社,2015/9/1
[4]文理.企業戰略管理(第三版)[M].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4/11/1
[5]王喆.新經濟環境下現代企業戰略管理研究(第一版)[M].中國商業出版社,2018/5/1
[6]費顯政.論企業環境戰略的權變模型[J].商業時代2006年11期,2008/8/3
作者簡介:
呂琪琳,女,本科專業學生。
鄧高權,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企業管理、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