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摘? 要] 落實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新課程改革以來,對數學課堂教學提出的一個新的要求.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在教學評價上要向形成性評價過渡,評價題型的設計要體現出核心素養理念的要求. 從而,構建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新形勢.
[關鍵詞] 數學核心素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
核心素養是近些年來教育界提出的一個熱門話題,并且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研究熱潮.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階段學習的重要學科,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現代數學課堂不是進行枯燥的知識傳授,而是要融入情感,注重學生各種素質的培養,全面培養人才的教學過程[1]. 目前多數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依然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解題能力訓練為主,以應付考試為中心,忽視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導致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較為匱乏.
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
教學策略探究
1. 轉變傳統教學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指揮棒,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傳統模式下的教學評價多是以試卷檢測的方式展開,并且,這種檢測主要以考查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為主,忽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對于初中生而言,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集中在邏輯思維方面,并且具有綜合性和持久性特征,形成性評價能夠兼顧數學教學的綜合性與全面性,對于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落實具有重要的意義[2].
在數學試題的編寫方面,要由原來注重知識技能的考查向注重核心素養考查轉變,同樣的知識點的考查可以變化新穎的出題方式. 例如,在考查二次函數y=ax2+bx+c(a≠0)中a,b,c的系數意義時,很多教師就會這樣來設計問題:在二次函數y=3x2+5x+6中的系數a,b,c分別是什么?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學生可以根據二次函數一般式的定義快速找出唯一的答案,這樣做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為了體現數學核心素養的理念,教師可以這樣來設計問題:從下列選項中,選出跟二次函數y=3x2+5x+6有共同點的函數,并說明理由;另外,你還能夠寫出哪些與該函數有共同特征的函數?寫出并說明他們的異同點.
A. y=3x2 ? ? ? ?B. y=3x2+5x
C. y=3x2+6 ? ? D. y=5x+6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設計問題,使得這個問題沒有了固定的答案,可以給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更能夠考查學生對二次函數知識的掌握細節情況,更有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2. 轉變教學策略
首先,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體現,能夠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基礎. 在設計問題情境的時候,要以學生原有的認知為基礎,盡量選擇真實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素養”.
其次,采用多元的教學方式,利用傳統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不現實的,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開展合作學習,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例如,在學習正方體部分的內容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正方體的特征,建立空間意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討論中收獲更多的知識. 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讓學生在課下搜集資料、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的預習工作.
第三,注重數學文化熏陶及思想方法的滲透.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數學文化,能夠改善數學傳統教學模式下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 例如,在勾股定理部分的教學中,引入數學史,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意志. 在注重文化熏陶的同時,滲透數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夠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教學實例分析
為了更好地說明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開展狀況,本章節選用“勾股定理”部分的教學為例做簡要分析.
1. 教學重難點分析
“勾股定理”部分教學的重點就是要學生掌握勾股定理,教學的難點在于勾股定理的證明. 通過該部分的教學,不僅要學生掌握該部分的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其推理能力,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2. 教學過程分析
(1)課堂導入部分. 引入數學故事,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具體操作如下:2500年前,古希臘著名數學家在朋友家做客的時候發現地板磚上的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存在一定的數量關系,你能通過圖中所示發現其中三個正方形的面積關系嗎?圖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
(2)觀察發現環節. 通過上一環節的教學活動我們知道等腰直角三角形符合上述規律,那么一般的三角形是否也符合這樣的規律?學生自己進行討論交流,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
(3)探究驗證環節. 提出問題:在格點紙上畫出直角邊為2,3的直角三角形,以直角三角形各邊做正方形,通過數方格的方式求出正方形的面積. 同時,觀察所求的三個正方形的面積,有什么樣的發現?兩個直角邊與斜邊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請大家嘗試利用符號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猜想. 這樣,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還培養了學生的符號意識.
驗證環節,采用兩人一組進行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增加了同伴之間的交流,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為勾股定理的不同證明方法提供了直觀的模型. 具體操作如下:
用下列給出的圖形拼裝成正方形(不能夠重疊),然后利用拼裝成的正方形去證明直角三角形邊的等量關系.
學生可以利用下列兩種拼圖方法去完成題目.
最后,介紹勾股定理的由來,以及勾股定理的定義. 通過勾股定理由來的介紹,增加對學生的數學文化熏陶,激發學生數學知識的探究熱情.
(4)學生提問環節. 在將勾股定理的定義講授給學生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請大膽提出來. ”以此培養學生提問能力和創新意識.
(5)應用新知環節. 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勾股定理部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可以設計以下練習題.
①已知△ABC中,∠C=90°,a=6,c=10,那么△ABC的面積是多少?
②如圖7所示,一棵大樹被風吹斷后,其中一截正好落在點A處,經過測量發現BC段長4米,AC段長8米,你是否能夠推算出整棵樹的高度?
(6)課堂小結部分. 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總結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總結,具體設計如下:
①勾股定理的使用條件是什么?
②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有什么樣的數量關系?
③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過程中,你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
小結
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新課程改革以來提出的一個熱門議題,他要求數學課堂教學不能夠僅限于知識的傳授,要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數學思維的培養.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在教學評價上要向形成性評價過渡,評價題型的設計要體現出核心素養理念的要求. 另外,要采用多元的教學策略,將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等教學模式作為常態化教學,同時,注重數學文化的熏陶和數學思想的滲透. 這樣,才能夠落實核心素養理念下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鐘啟泉. 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J]. 全球教育展望,2016(1).
[2]馬云鵬. 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幾個問題[J]. 課程·教材·教法,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