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蘋香
摘要:小學階段是奠定學習基礎,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黃金時期,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為此,教師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了游戲化教學策略對課堂教學模式加以創新,希望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好的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下面,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游戲化教學展開了分析與探討,旨在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策略探討
高年級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擁有極強的好奇心和個性化差異,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吸引他們,使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當中,這嚴重影響到語文教學效果。游戲化教學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的一種教學方式,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快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帶給他們快樂的學習體驗,從而顯著提升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有效性。
1 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個學生都應該在課堂中有所收獲,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提升語文素養,并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運用游戲化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在玩的過程中感受語言文學的魅力。同時,游戲化教學還能營造活躍、積極的學習氛圍,這有助于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另外,游戲教學還能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學生在游戲教學中能獲得快樂,從而實現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開展策略
2.1 游戲化教學在課堂導入環節中的應用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充滿趣味的課前導入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2]。在以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導入環節的趣味性不夠重視,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學習狀態。游戲化教學能夠將新知識與舊知巧妙的結合起來,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的集中到課堂當中,需要注意的是,高年級的游戲化教學與低年級的有所不同,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設計,力求時間短、直觀、有趣。例如,在教學《開國大典》一課前,教師就可以采用“打地鼠闖關生字詞”的游戲方式,抽查學生上節課生字和詞的掌握情況以及新字詞的預習情況。同時,打地鼠游戲還讓學生進入到積極的學習狀態,此時開展下一環節的教學,效果極佳。
2.2 游戲化教學在課堂講授環節中的應用
良好的開端固然重要,授課環節更是需要把握的主場。新課改指明學生應該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成為課堂學習真正的主人。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效,就需要活躍的課堂氛圍和學生持久的學習熱情。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缺少有效互動,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無法從中體會快樂,學習狀態和效果自然不佳。游戲化教學是課堂的強心劑,學生在參與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極強的主觀能動性,思維相當活躍,對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效果極好。高年級語文學習應該側重于文章的深入理解和富有情感的朗讀,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為單位,通過課本劇的游戲方式朗讀課文,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相將和》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能力水平組建合作小組,然后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擇完璧歸趙、澠池會見和負荊請罪中的一個故事,自編自演一場舞臺劇,這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有助于他們更加深入的理解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的高尚品質以及廉頗知錯就改、敢于認錯的精神。
2.3 游戲化教學在課后鞏固環節中的應用
鞏固知識環節是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由學生完成課后作業加以實現。以往書面作業,大多以抄寫和背誦為主,這很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知識的鞏固效果不理想。例如,在教學古詩《示兒》、《題臨安邸》、《已亥雜詩》之后,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布置“下棋”闖關游戲形式的古詩背誦作業,其設計是從易到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鞏固學習需求。打開課件后屏幕上顯示出上句古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學生則在輸入下句“家祭無忘告乃翁”,如果正確通關,屏幕就會出現勝利的手勢,并響起歡快的音樂,如果回答錯誤,屏幕則會顯示再來一次,如果還不正確,則出現句中一個關鍵詞的提示,用這種游戲方式進行課后復習,生動有趣,能讓古詩深深的留存于學生的腦海當中。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堂中,采用游戲化教學能為學生構建出一個生動有趣、多姿多彩的語文課堂,快樂學習得以實現,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長時間的保持,語文素養更是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文英,范艷慧.構建游戲化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基礎教育論壇,2019(13):7-8.
[2]劉艷.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18(27):54.
[3]陳黎.游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電腦迷,2018(0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