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文偉
[摘 要]專項資金審計預期目標離不開績效審計的監督和跟蹤,與傳統的審計模式相比,以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有著明顯的優勢,在專項資金審計中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開展績效審計。文章從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與傳統財務審計的差異出發,對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在專項資金審計的應用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專項資金審計應用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的建議,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的優勢,提高專項資金審計的科學合理性。
[關鍵詞]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 ;專項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
1 引 言
從績效審計產生以來,各國對績效審計的定義有著不同的理解,其中經濟性、效果性、效率性是績效審計的三個主要要素,由于績效審計與傳統財務審計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引起許多國家紛紛競相效尤,因此我們需要在問題導向下對績效審計模式在專項資金審計工作的應用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績效審計的重要性作用。
2 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與傳統財務審計的差異
所謂績效審計模式又稱作績效審計方法模式,是指開展績效審計的總體思路,明確績效審計的主要方向、重點和大的審計范圍,體現績效審計的戰略或全局思維。問題導向是指以解決問題為方向,對與問題關聯不大或與問題無關的工作少做或不做。
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與傳統財務審計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計對象不同。傳統財務審計的對象是資金、單位或是項目;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的審計對象是在體制效率、管理效能、資金績效等方面出現問題的重點領域。
(2)審計內容的不同。傳統財務審計的內容是財務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的審計內容是分析問題的表現、績效的影響。
(3)審計目標的不同。傳統財務審計的審計目標是對問題進行查處;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的審計目標是對機制、體制、管理等問題進行改進,進一步提高績效水平。
(4)成果運用的不同。傳統財務審計的成果運用主要體現在發現問題的數量,以及查處問題的金額;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的成果運用主要體現在揭露和解決問題。
3 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在專項資金審計的應用
3.1 根據問題來對立項選擇進行確定
立項選擇是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的關鍵之一,對項目的成敗會起到直接的影響,因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立項選擇進行確定。
首先,提高選擇項目來源的廣泛性。在專項資金審計中應用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要改變封閉型的計劃編制方法,將封閉性立項轉變為開放式的立項,虛心聽取意見,綜合考慮專項資金審計的外部需要。其中可以通過走訪調查方式來征求相關單位或部門的意見,正確了解單位或部門的需求。建立完善的審計信息資料庫,主要記錄以往年度審計工作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并詳細地進行整理和分析,這樣在專項資金審計中就可以及時發現隱藏的矛盾和問題,為選擇立項而提供主要依據。
其次,提高對分析效果的預見性。在專項資金審計中要分析預測項目的效果,對在解決影響績效突出問題中被審計對象可改進空間進行確認,這樣可以明確選定項目的績效目標。
最后,側重實地調查和多方確認項目關注的問題。對于模擬選擇的項目,需要多渠道收集準備關注的問題,在初期也要進行實地調查,從多個角度來確定問題,進一步確認體制效率、資金效益、工作效果等,提高項目立項實施的可行性。
3.2 通過對問題的分解,確定專項資金審計的內容
在確定立項之后,要根據審計前的調查情況,依據問題導向模式的基本方法,把審計需要回答的一些總括性問題,分解成幾個層次的子問題,形成一個邏輯體系,這個邏輯體系中要明確規定審計組的工作任務,對審計人員的工作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通過邏輯體系可以對審計人員的工作目標進行明確,也可以在復雜多變的信息中,篩選出價值較高的審計證據,有利于提高專項資金審計的科學合理性。
3.3 積極尋找評價的標準
在專項資金審計中應用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重點關注的是確認和分析問題,通常情況下是對績效審計標準進行預訂,或是僅僅對評價標準進行初步的確定。因此在專項資金審計的過程中,要全面深入了解和分析專項資金審計事項,積極找出合理的評價標準。既可以通過現有的制度、法規來確定評價的標準,也可以通過審計組來確定審計的評價標準,例如因素分析、比較分析、綜合評分、趨勢分析等,還可以根據外部專家的使用,對評價指標進行有效地設定和整合,尋找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提高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的科學合理性。
3.4 綜合提煉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針對性審計建議
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的重點內容是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原因不能單純通過表面和直觀,而是要分析和歸納提煉專項資金審計中的問題,綜合深入地分析影響審計問題的外部、內部、主觀、客觀等方面的原因。將這些審計問題由表及里地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努力地反映出一些前瞻性、普遍性的問題,在一些主觀因素和特殊因素之外,例如制度性、體制性、機制性等方面的問題,根據問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審計建議。其中問題的主要原因分為以下三個:直接原因;機制、體制、制度的制約;經濟社會發展背景的制約。
3.5 加強對審計結果的利用
績效審計的初步目標是發現和分析問題,最終目標則是充分地發揮出審計的預防性和建設性的作用,從而提升績效水平。如果要充分地發揮出審計結果的效果,重點是要根據對利用審計結果的不同要求,制定出多層次的審計結果,實現對審計結果的有效利用。針對被審計單位在資源配置、資金使用、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可通過審計建議、審計分析報告、整改審計等方法及時進行解決。同時也可以通過不同的信息載體,多層次、全方位地來轉化審計結果。
3.6 提出多層次的建議來解決問題
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重點是要及時地找出問題,并分析引發問題的原因,分析原因可以從三個層次出發,因此也可以從三個層次提出審計建議,例如某個項目、某個單位、某個資金管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于某個辦法、主觀因素等失誤所導致的執行不到位,應提出個性化的解決方法,具體說來要應用一對一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對于機制、體制、制度因素,應該向上級主管部門、被審計單位、有關決策部門提出完善和整改意見,必要的時候要出具審計分析報告,這樣可以引起相關決策者的重視;對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約束問題,并且在短時間內不能得到改變,就要對其中的問題和原因予以明確,分析經濟社會制約因素的演化過程,并將相關宏觀分析報告遞交給相關部門。
4 專項資金審計應用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的建議
4.1 明確專項資金審計的重點內容
對專項資金使用環節的審計是重中之重,主要審計項目執行單位是否按項目批復實施,是否存在虛報冒領、隨意擴大規模、提高標準、高估冒算等問題,對項目的質量和效果進行最終審查,對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客觀評價。要注重專項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真實性以及經濟性和效率效果性,才能保證使用單位合規合法的使用資金,按時、按標準地完成專項資金投資項目,使投資達到預期的效果。
4.2 不斷完善審計機制
建立嚴格的審計整改標準對于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在專項資金審計中的應用十分重要,針對不同的審計問題類型,要按照統一的標準來進行確認和評估,從而確保審計整改達到預期效果。應建立健全審計問題整改檔案,對審計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和實時跟蹤,形成閉環管理,督促被審計單位及時堵塞漏洞和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力爭使所有審計問題及時整改到位,從而提高審計成果的運用。應建立審計整改問責制,對審計問題未整改到位的責任人進行嚴肅追責。
4.3 創新績效審計模式的方式方法
在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模式的應用過程中,要對績效審計模式的方法進行不斷地創新,以提高審計效率和效果。要科學選擇審計切入點,緊緊圍繞資金、資產、資源的效益、效率、效果開展審計調查,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靈活運用風險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結果導向法等多種審計模式,運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現場調查等方式方法,進行分析和評價。重點關注資金使用帶來的經濟效益,關注制度執行情況、關注制度缺失和管理漏洞,關注決策失誤、損失浪費等違法違規問題和線索。只有對績效審計模式的方法進行創新,才能夠適應問題導向的需要,充分發揮績效審計模式的重要性作用。
4.4 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力度
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模式與傳統審計模式不同,需要采用新的技術、新的觀念、新的方法,因此采用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模式需要高素質的審計人員來執行,如果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水平不高,就會僅僅停留在以問題導向績效審計模式的理論上,而不能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有效地執行。因此要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培養復合型的審計骨干,提高審計人員認識,加強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工程、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定期對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水平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審計人員的工資績效和職位升遷相掛鉤,這樣可以提高審計人員學習績效審計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5 結 論
綜上所述,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模式與傳統審計模式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專項資金審計工作中要堅持以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模式,采用科學合理的對策來完善問題導向型績效審計模式,可以提高專項資金審計工作的水平,保證專項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參考文獻:
[1]鄧嬌艷.國有企業績效審計中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8).
[2]鄭從周.基于風險導向的審計式稅務稽查運用研究[D].重慶:重慶理工大學,2014.
[3]郭衍瑋.環保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現狀及原因分析[J].中國市場,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