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柳華
摘 要:教學目標是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合理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目標不合理或不明確,必然影響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綜合考慮課程標準、學生情況、教材內容等方面,目標的制定一定要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要便于檢測。
關鍵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達成;實施
在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是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合理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目標不合理或不明確,必然影響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綜合考慮課程標準、學生情況、教材內容等方面,目標的制定一定要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要便于檢測。下面我來具體談談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見解。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表示預先確定的、通過教學可以達到的并用現有的技術手段能夠測度的教學結果,它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具有導向性與調控性。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目標應從知識技能,教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四個方面進行闡述。這四個方面,不是相互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組織中,應同時兼顧這四個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的整體實現,是學生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的標志,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于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影響教學目標的因素有教師的觀念,學習內容分析,學習情境分析和學生的分析。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關注這幾個方面。在設計《圓的認識》這一課時,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三點教學目標:
(一)學生認識圓,通過觀察、操作、討論、歸納等活動,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征。
(二)能正確熟練地用圓規畫圓。
(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索、自主發現、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
教學是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達成既定學習目標的所有行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是為了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內容主題、學生特征和環境條件,運用教與學的原理,為學生策劃學習活動的過程。在設計教案時,我們要考慮三個主要問題:1、我們要到哪里去?也就是教學的目標是什么?2、我們如何到達那里?即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3、我們怎么樣知道是否已到達那里?也就是如何鞏固測試,如何評價。而想要回答這三個問題,首先應該完成三項主要活動,實施教學分析,以確實我們要到哪里去?開發教學策略,以確定我們如何到達那里,實施評價,以確定我們怎么樣知道已到達那里。
在設計《圓的認識》這一課時,為了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精心地設計了五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第一環節:初步感受圓的特征。復習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從具體事物的圖片中抽象出圓,觀察并對比,初步感知圓是曲線圖形這一特征;
第二環節,操作體驗,探究圓的特征。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精心設計了三個活動來進行教學。活動一,感知生活中的圓。學生在說出身邊的圓形物品的同時,深刻體驗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活動二、嘗試畫圓,認識各部分名稱。活動三、探究直徑和半徑的關系。這三項活動,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每一個知識都是在他們積極主動參與中自主獲得,而且隨著活動的深入,學生對圓的認識就會更完整更全面。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這幾道題的設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圓的認識,并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斷能力,鞏固圓的特征。
第四環節,回顧與反思。學生在回顧、反思、評價中升華對新知的認識。
三、達成
在設計教學時,要將重難點分開,掌握分寸好難易程度。在設計師中要注意幾點:1、關注知識經驗,找準切入點;2、放手探究,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得出新知;3、巧設問題,引領學生深度思考。其實教學目標達成的策略是很多的,我們要勇于思考,敢于創新,大膽實踐,不斷積累和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同時也要注意目標的全面落實,因為學習目標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目標,重要的還有情感目標。比如我教學的第五個環節,就是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教師要把落實情感態度的目標作為己任,努力把情感態度目標有機地融合在數學教學過程之中。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當考慮如下問題: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如何組織學生探索、鼓勵學生創新?如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的心等等。
四、實施
其實最難的部分就是如何實施!教學設計的實施是通過教學活動來進行。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設計教案時我們可以設計得很精美,但學生是活動主體,有著難以設想的不定性,因此在設計教案時要盡可能多的預設課堂上會有什么樣的生成。在教學中,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獲得間接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機會獲得直接經驗,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四基經驗和提高學生的四能。在教學時,主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數學教學活動要注重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二)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三)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四)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五)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六)合理把握“綜合與實踐”的實施。(七)教學中其他問題,例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注意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關系,還要注意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手段多樣化的關系等等。在上《圓的認識》這一課時,我就采用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深深地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