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提速,使更多教師開始關注如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就小學數學而言,其既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也與生活緊密相連。故此,教師應重視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使課堂教學氣氛變得更加活躍,讓學生在生活問題中展開數學思考、加強數學理解。有鑒于此,筆者依據自身實踐經驗,著眼于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問題,展開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分析,以期吸引學生的關注力、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一、引言
數學新課標中強調“應使學生感受數學與人類社會的聯系,認識到學科價值[1]”。與此同時,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提出新要求。在對教學方式進行革新的基礎上,還應調動學生的探思意識。為此,需重視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將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有機融合。讓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建立學習好數學的自覺與自信。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氛圍沉悶
一方面,為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構建輕松愉快地課堂氛圍,幫學生加深數學理解,促進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新課改更重視師生間的教學互動,以便提升教學效率。但現實卻是,仍有部分教師因受應試思維的影響,施教理念相對落后,他們更側重對學生顯性學力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忽略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習慣于以教師講授、學生聆聽,或以題海戰術促進學生的課后鞏固。這不僅在無形中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導致課堂學習氣氛十分沉悶,也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與學習的倦怠感。
(二)授課方式呆板
另一方面,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應用能力,教師應升級數學教學理念,創新授課方式。畢竟,小學生抽象思維正處于發展階段,以更符合學生認知發展、便于其理解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將降低知識難度。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施教方式呆板,將數學知識進行難易程度的拆分、講授。例如:在北師大六上《數據處理》中,假若教師著重強調百分比的意義及特點,學生便會覺得難以理解,產生數學難學的印象。為降低教學難度,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可以一日時間分配為示例,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中認識到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立足于生活問題,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施教,有助于學生更形象具體的獲取數學知識,幫其形成新、舊知識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形成數學思維,讓他們在體會生活中感悟數學學科的內涵。
三、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課程導入的生活化
首先,教師應做好教學激趣,調動學生的數學興趣,有助于激起學生求知欲,為整節課的教學開展夯實基礎。因此,課堂的導入要貼近現實生活,從生活問題出發。對學生來說,數學是比較抽象的學科,把這種理性知識設計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對于接下來的內容就有強烈的好奇心,才會認真的學習、探索。課程導入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必要前提,也是保障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二)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其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所能擁有的資源,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課堂教學與生活相聯系,可以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教師教學的方式應該是靈活、多變的,教學氛圍應該是融洽的,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而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時候需要調用和重組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2],培養其創新思維。
(三)教學理解的生活化
再次,小學時期大部分數學知識都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經常會用到的[3]。教師可將教學與生活相聯系,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提取數學問題。改變一味地知識傳遞式授課,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形成數學學習經驗,使學生加深理解,培養其應用能力與探究意識。
(四)課后作業的生活化
最后,課后作業的布置是為了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因此,教師應布置具有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切實的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并且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例如:在北師大《百分數的應用》《數據處理》《線與角》等內容的教學后,可讓學生展開數學實踐活動,使他們選擇不同的小課題,去調查家里的用水情況、測量各種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角度、進行數據分析等。基于構建主義理論,讓學生通過搜集、匯總、實踐等,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分析、思考生活問題,感受數學的價值,形成學好數學的自信。
四、結語
綜上,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效率,需要教師具有生本意識。只有立足于促進學生更好理解的視域下,精心設計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深入北師大小學數學教材,加深學生的數學理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拉近生活與數學教學的距離,促進課堂施教的提質增效。在培育學生數學思維的基礎上,充分的掌握學情,密切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包瑞娟.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3):116.
[2]蔡海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4(21):40.
[3]王秀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02+104.
作者簡介:張秀英(1976.9-),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國家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