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當前的教學實行過程當中,已經讓很多同學表現出了一種抵觸的心理。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會出現教學的“負作用”。因此,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不斷推進,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盡可能地快速地把握教材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設計出全新的教學模式,充分的調動同學們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同學們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當中,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活力;調動;方法
教學在不斷的發展,教材也在不斷更新。舊教材使用的過程當中,各位教師大多數使用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機械化的、重復的訓練讓同學們在題海戰術當中提高數學成績,所以同學們不得不刻苦練習。然而,新的教材推廣使用后,對于教師們來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難免在教師的心中會產生一些疑惑。因為新的教材更注重從同學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有了更多與學生實際生活、興趣愛好相關的教學情境,能夠真正地把生活和數學結合在一起,讓同學們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當中對數學課程產生興趣。所以教師需要根據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來引導同學們進行學習,還要幫助同學們對他們自己感興趣的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從而讓同學們在此過程中發展思維,建立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
一、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
教學在不斷發展和創新,因此教師一定要對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進行深入的研究,千萬不能穿著新鞋走老路。陳舊的教學思想一定要及時的摒棄,要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發展,可以把分析教材的過程都教給學生來做,在課堂上給同學們更多的時間讓同學們進行思考和討論。在以往的教學當中,各位教師害怕浪費時間,探究的過程以及思考的過程全都由教師包辦,同學們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也沒有足夠的思維空間,其實這樣的教學都是比較失敗的,完全無法鍛煉同學們的創新思維,只有當同學們自己親自動手會親自思考的時候,才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更加積極的探索真知,才能有創新的可能。所以在當前的教學中各位教師一定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把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充分地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同學們進行反思,并且對自己出現的錯誤進行原因的思考,找到糾正錯誤的方式方法。而對于在探索過程中有發現、有進步的學生,教師也不能吝嗇自己的表揚,更不能采取單一化的評價模式,要對同學們的個體差異進行正確地看待,只有這樣才能讓同學們真正的喜歡數學課堂,讓數學課程煥發出新的活力。
二、創設合作平臺,推動數學課程的發展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推進的新要求,要做到在課堂上一切以學生為主。為了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思想,對各位教師以往的教學模式有了全新的要求。課堂上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采用師生合作以及學生相互合作的模式,可以給同學們創造更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同學們在更加融洽的環境當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此時的教師已經完全放棄了之前高高在上的形象,走下講臺投入到同學們當中,和學生一起探究學習的內容,以此來發現同學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不足,并改變同學們一些錯誤的思想。而且這樣的過程也可以更好地實行因材施教,因為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學生的不足,可以給同學們更多針對性的指導。這樣的合作交流模式把課堂更多的時間交給了學生,而同學們也真正能成為課堂的主人。在高中數學的學習當中,可以讓同學們自己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講解,對同學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同時還會讓同學們探索新知識的欲望更好地激發,讓同學們創新思維的火花迸發出來。但是教師一定要把握好配角的作用,要主要掌控課堂的節奏和氣氛,不能讓課堂過于活躍也不要讓課堂死氣沉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數學課堂的高效率
三、給學生提出問題,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
教學改革之后,高中數學課堂煥發出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數學不再僅僅是單一傳授知識的工具,反而應該在相關的課堂當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想到相關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問題的設置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也能讓同學們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對數學學習的障礙有所了解,并且激發自己的好勝心和求知欲,在問題的探索過程當中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分析,以此來加強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學們遇到的問題還會及時地向教師請教,這樣更有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教師在發現同學們表現的比較好的時候,一個表揚的微笑、一句表揚的話、一個關注的眼神都可以成為同學們繼續努力的動力。在師生良好關系建立的條件之下,才能讓高中數學課堂上有更高的交流效率,以此來開啟同學們智慧的大門。
總而言之,希望各位教師能夠把握新教育課程改革的節奏,把數學課堂真正作為幫助同學們提高能力和與同學們建立良好關系的大平臺,讓同學們能在主動參與的條件下感受數學的魅力,在課堂上積極思考、暢所欲言,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活躍,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同學們在課堂上真正實現思維的拓展和創新。
作者簡介:付婷婷(1987.9-),女,籍貫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學歷為本科,職稱為一級教師,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實驗中學,從事高中數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