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霞
摘 要:小學中高年級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的認識水平探索科學的策略,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課外閱讀;培養策略
一、農村教育課外閱讀的現狀
作為一名在邊遠山區工作了30多年的鄉村教師,我看到的農村教育的現狀是令人擔憂的。家長們大多迫于生計外出打工,留守兒童居多,孩子們基本屬于放養的狀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根本不重視,也沒有購買課外讀物的覺悟。孩子們沒有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閱讀能力明顯低于城市的同齡孩子。如何讓孩子們愛上課外閱讀,開展高效的課外閱讀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如何提高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一)多方溝通,合力推書,保證有課外書可讀
加強家、村、校三方溝通,形成合力,是提高課外閱讀能力的重要保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讓孩子們能讀上課外書,首先,我第一時間主動和村委會溝通,巧借村部農家書屋的課外書。其次,我主動和學校圖書管理員溝通,巧借學校圖書室的課外書。最后,我主動和家長溝通,鼓勵家長為孩子們購買合適的課外書。在多方通力合作之下,班級圖書角終于創立了。為孩子們解決了課外書短缺的問題,使得人人有課外書可讀。并提出倡議“創建書香班級,人人愛閱讀。”在班集體中形成濃濃的讀書氛圍。
(二)關注課外閱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我充分利用班班通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開展多元評價方式,積極鼓勵課外閱讀。首先,我認真備課,精心上好每一堂語文課,讓孩子們愛上語文課,進而愛上祖國的語言文字。其次,我充分利用學校開設的閱讀課,給孩子們充分的展示機會。讓孩子們相互推薦讀過的好書,交流讀書的收獲。如四年級三班的閱讀課上,孩子們交流讀《愛的教育》一書的心得體會。班長熊嘉琪說:“我讀了《愛的教育》,認識了主人公安利柯,以及他正直而勇敢的好朋友卡羅納,品學兼優助人為樂的班長德羅西,堅強不屈的科羅西……我在想,我也要成為這樣的班長。成為一個正直勇敢,善良堅強的男生。”我因勢利導,教育孩子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朋友,感恩一切美好的事物。閱讀可以使我們心明眼亮,閱讀可以給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讓我們成為更美好的自己。老師的點評鼓勵,使孩子們興趣倍增。
(三)培養課外閱讀習慣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孔子說過“少年無天性,習慣成自然"。因此,我依據新課標要求,制定合理的課外閱讀計劃,提出明確的課外閱讀要求。積極指導課外閱讀方法,采用激勵的評價方式,培養孩子們的課外閱讀習慣。我還充分利用班會課件,閱讀分享課件,課外閱讀統計表,教師印章,鼓勵孩子們大量開展課外閱讀,開展評選書香家庭,閱讀小明星的活動。孩子們的課外閱讀習慣就這樣逐日慢慢養成,閱讀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四)引導鑒賞,提高閱讀能力
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讓孩子們更高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好書推薦,制作讀書卡,小蜜蜂采集本,講故事比賽,閱讀手抄報,課本劇表演等活動。例如采集本就著意指導學生學會鑒賞,鑒賞文章的修辭手法、好詞佳句、人物描寫的方法等。從采集優美詞語開始,成語、俗語、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等等。逐步學會對人物形象的評價,對文章寫作手法的欣賞。我定期檢查并評比獎星,一學期下來,孩子們收獲頗豐,在習作時常能學以致用,恰當地用上一些修辭手法,優美詞句,使文章錦上添花。
(五)亦師亦友,言傳身教
教師要努力提升自我素質,言傳身教,與書為友,和孩子們同讀一本好書,伴孩子們成長,使孩子們有切實可行的讀書榜樣,提高閱讀水平。
總之結合農村小學特殊的現狀,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慧琴,李淑琴.農村小學生有效課外閱讀指導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02).
[2]梁春燕 . 淺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
[3]雷伙順.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試析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J]. 新校園(中旬). 2017(11).
[4]陳明貴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7).
[5]汪富強.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淺議農村小學生中高年級課外閱讀指導策略[J]. 課外語文. 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