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紅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 創新思維 ? 培養路徑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創新教育成為各科教學追求的主旨,也是高中數學教學追求的目標,創新能力成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創新教學模式成為高中數學教學探索的主要抓手。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明確高中教學的主旨,人才培養的目標,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提升學生創新思維水平,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價值分析
在生活工作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應用比較常見且應用廣泛的學科,同時也是研究領域中最基本的工具。因此,學好數學知識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數學工具價值的體現不是對已有知識的熟知和掌握,而是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培養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是突破常規思維的局限,以超常規、反常規的思維方式方法去思考問題,提出全新的解決路徑的措施。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既符合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全面發展和形成重要階段的發展規律。也是教育部門近些年一直提倡并積極推進的一項重要的教育工作指導方針。更是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發展過程中,對人才期許的一個重要考慮指標,創新對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競爭中彰顯優勢的重要支點。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看清社會發展的需要,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作為高中數學教學的一個永恒主題[1]。
二、當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資源的相對不足
教學資源是師生學習知識的載體,是豐富課堂形式的工具,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素材,但是在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區或學校在教學資源的配備過程中,受各項資源的限制,呈現出教學資源的相對不足,這些不足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教學資源的簡單化。教學資源的簡單化就在于為教師提供的教師資源就是統一配備的教材、教學工具等,這些單一且以二維形式展現的數學教學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也無從談起。二是教育資源的現代化設備不足。鄧小平同志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就是要通過應用現代化的手段和設備,首先實現自身教育現代化,為教育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其次,在教育現代化的基礎上,為國家的現代化服務[2]。當前我國大部分高中在教學設備上多媒體教學、移動信息化教學設備等現代化設備工具,沒有完全使用或者應用到教學中,導致教學資源的不足。
(二)教學模式相對單一
教學模式單一,已成為當代教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導致這個問題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學資源的匱乏,這種資源的匱乏導致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無法探索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二是教師的教學智慧的有限。教師教學水平的有限也是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開辟創新教學模式后勁動力不足,完全按照課本要求、學校指標、考試需要等方式簡單粗放式的教學,導致當前教學模式的單一,活力不足。三是外部環境的迫使。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的重壓,同時要應對各個學科的學習,這就導致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學習過程中,以教學任務、課后刷題、分數等目標開展教學,這導致了無法也無力花更多的心思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也導致了創新思維能力教學的缺失。
(三)教師觀念相對落后
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水平和觀念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著直接且重要的作用。當前部分教師囿于自身知識水平結構和能力的局限,在教學過程中,以填鴨灌輸的方式進行簡單方式的實現教學單項目標,完全忽視了教育發展的目標、國家教育的期望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綜合能力不強和綜合素質不高。
三、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路徑
(一)充分利用教育資源
1.用好學校教育資源
學校本身就具有軟硬件豐富的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僅限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周邊的資源不聞不問,限于夜郎自大的情景中。高中數學內容既涉及嚴謹的科學理論知識,也涉及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校豐富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更好地服務和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完成教育教學培養人才的目標。首先,要充分借鑒各個學科優秀教師在教學教授的豐富經驗,將別人的經驗有選擇,有目的地引用到自身的教學中,自成一家,形成一派。其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課堂教學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校資源,模擬現實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問題中學,學習中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訓學生創新的思維和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2.挖掘網絡信息資源
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在影響著我們的各個方面,同時PC客戶端、手機端的普及,對于我們了解外邊的世界更加方便快捷,這也是給我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提升自身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載體。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手段去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挖掘自身的智慧,讓智慧映射在課堂教學中,讓現代網絡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進而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構建創新教學模式
1.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引發學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直觀最有效的方式,如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首要做的就是在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擺脫過去一個教室、一個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群學生傳統模式的被動灌輸式教學。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活躍課堂氣氛,通過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整個課堂不在死氣沉沉,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強化數學應用,數學的功能價值具有多元性,解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就是其價值體現的一個方面。我們在教學過中,要強化數學在現實中的應用,將現實中的實際問題,以課題案例的方式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學以致用,用以悟理;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首先就要有大膽設想,在設想的基礎上,利用數學知識,嚴謹的演算工具,進行探索,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培養創新思維能力[3]。
2.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為了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創新思維的培養當前高中教育教學追求的目標,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成為當前教學的又一個重要目標。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就是要擺脫常規的教學培養方式和方法,要通過探究、引導等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積極引導進行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三)提高教師教育水平
1.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意識的反作用對事物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教師如果想要改變在教學過程中的價值追求,有必要先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念,摒棄過去填鴨灌輸的方式,從思想層面有個質的認識,站在更高的層次,從學生、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教學設計、教學講授和教學實踐中,積極響應多方面的需求,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切入點,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為目標,以創新的教學方式為手段,全方位、多手段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2.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時代的發展,家長、企業、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學校教師的功勞和價值。這一時代背景下,對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有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隊伍要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這個過程既需要自身的努力學習,也得依賴于國家、學校給予的教育資源。首先,網絡信息的發達,為人們自學提供了可能和基礎,我們教師要緊抓網絡信息資源提供的平臺,利用這個端口,不斷吸精去粗,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其次,從學校層面而言,學校應該主動承擔起培養教師專業素養的重任,通過外出培訓、網絡學習等方式,加強東西協作的教育教學交流,加強教育思想、教育經驗的傳播,加強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這既是加強教師職業生涯素發展的一種激勵,也是實現學校軟實力的體現[4]。
參考文獻:
[1]李洪娟.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學周刊,2018,(11):67-68.
[2]劉大治.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措施[J].中國農村教育,2018,(10):96-97.
[3]劉劍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名師在線,2018,(24):46-47.
[4]王建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措施[J].亞太教育,2015,(10):136-137.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城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