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光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行,課堂教學的落腳點放在了學生和諧、持續、全面的發展,數學課堂也是如此。開始追求在數學課堂中,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發展,人人都可獲得必需的數學,人人都學有價值的數學。而創設出生動、合理的教學情境,則能更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知識的熱情,從而產生認知需要,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鑒于此,本文結合筆者日常教學經驗,以初中階段為例,簡要探討了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路徑,希望能為同行者起到一定借鑒。
關鍵詞:教學情境;創設路徑;初中數學
初中數學,在學生整個數學學習生涯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學生展開相較復雜的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1]。為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結合學生實際的領悟能力與學習能力,深入研究教學內容,以合理的教學情境來引導學生,使之收獲成長。并且,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已然具備有一定難度,若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則很容易跟不上進度,不僅影響其學習成績,久而久之還會對數學這門學科心生抵觸。這就更要求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進而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展開有效學習,實現其學習能力的增長。
一、初中數學課堂創設教學情境的現實意義
所謂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利用一些輔助物品、語言技巧,并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在課堂上構建出一個與教學內容緊密相聯的學習氛圍,使之能更為自覺、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2]。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能使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使所講述的數學知識,處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讓學生在和諧、快樂的氛圍之中,展開學習活動,進而提高教學成效。簡而言之,創設教學情境的主要有如下三方面作用:其一,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其二,有助于學生新舊知識的有效聯系,在鞏固舊知識的同時,完成新知識的掌握。其三,使學生感受身臨其境,化抽象知識為直觀知識,讓學生的學習欲望進一步增強。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路徑
(一)尊重學生認知規律,創設問題情境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啟于驚奇與疑問,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可常有思考、常有創新。[3]”因此,當我們展開課堂教學的時候,應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年齡特征,竭力為學生提供更為自主探究的機會,設計一些有效的探索性問題,使學生在觀看、猜測、分析、歸納、實驗的過程中,清楚認識到一個概念是怎樣形成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提出來的,一個結論是如何猜測到的,以及該怎樣運用這一結論。如此一來,學生就可在和人交流、合作,自覺參與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將問題有效解決。例如,在教學“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充分考慮學生對于平行線的了解情況,從學生的認知角度著手,提出了“平行線可不可相交?為什么呢?”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在課本上尋找答案,或是相互間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探索,從而使學生由主動探究代替被動學生,更加快了學生新知識的掌握速度。總而言之,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源泉,是學生發現問題并將之解決的保障。而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學生創新探索精神養成的基石,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應重視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促使其良好學習習慣地養成,使之真正做到想問、敢問、會問、善問,這是數學課堂教學邁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追求課堂教學趣味,創設故事情境
人們都有愛聽故事的習慣,古今中外許許多多歷史文化,就源自于一個個故事,尤其是中小學階段的孩子,更是愛聽故事。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課時,在教學導入環節,我引入了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中的某一節內容。這一節內容所講述的是,在一棵大樹上,有一群鴿子正在歡快的歌唱,這時候地上還有一群鴿子正在覓食,樹上的鴿子對地上的鴿子說到:“如果我們中飛下來一只到地上,那么樹上和樹下的鴿子數量相同,如果你們中飛上來一只,那么地上的鴿子就占到鴿群的三分之一。”借助多媒體設備,以圖像的形式將這一故事展示給學生觀看后,我問到:“同學們,你們知道樹上、地上各有鴿子多少只么?如此有趣的問題,你們想要嘗試解決嗎?”對于這一問題,學生們都積極地回應到:“想”,隨后我趁機導入新課。通過如此教學導入,很好激發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在新知識的學習中,保持著高度的注意力。類似此種的故事資源還有很多,像笛卡兒的《平面直角坐標系》、韋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等等。
(三)結合現實生活內容,創設生活情境
結合現實中的生活內容展開教學情境地創設,既能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又可使學生在熟悉、愉悅的情境中,完成知識的汲取,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初中階段的數學教材中,蘊含有大量的理論概念,而這些概念中,絕大多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聯,因而,教師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應有效利用現實生活,以此為基礎來創設教學情境,進而讓學生在熟悉的課堂氛圍中,收獲知識、理解知識[4]。
總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學情境創設是一種有效、可行的教學手段,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教師能夠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使之更為自動地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從而實現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順利達成數學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勝友,高保全.開展情境教學,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J].中華少年,2017(33):210-210.
[2]張鐵燕.如何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3):82-82.
[3]李靜.談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23-23.
[4]閆嶸倫.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教學的意義及策略[J].學周刊,2017(3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