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麗英
摘 ?要:根據現如今的教學改革不難發現,語文課程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掌握好,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有主動求知的意識,全方面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些都是需要在日常學習中所體現出來的。但是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不是特別符合學生大的需求。事實上,不管是語文課堂還是其他科目的課堂,最主要的還是需要有一個好的課堂氛圍,學生愿意去主動參與當中。
關鍵詞:課堂互動;小學語文;集中學生精力;引導學生思考;活躍課堂氣氛
學生認真聽課的前提是需要有一個引導者去激起學生的興趣,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中需要與學生之間有共鳴,學生的參與興趣會提高很多,也就有了動力。而課堂互動就是通過提問問題的形式讓學生更有課堂的參與度。其實,互動式教學其實就是課堂中教師通過一些課堂提問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仔細聽講,而且還可以引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思考,從而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教學目的。
一、集中學生精力
事實上,教師應該都知道課堂中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有效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大多數教師都沒有對課堂互動這一教學方式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的教師忽視對學生的課堂互動,認為是浪費課堂寶貴時間,也有的總是選擇相同的學生回答問題。這樣做事實上嚴重影響課堂互動的效率,使其效果不佳,教師應當正確發揮其作用,進行科學的課堂互動,讓學生自覺集中注意力聽課。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這一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合理地選擇提問的學生,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互動效果。
例如,在教授《風箏》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問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誰愿意說一說最喜歡的季節呀?你們喜歡放風箏嗎?說出原因哦。這樣教師就可以選擇舉手積極的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有時說出其他學生的共鳴之處,其他學生也會非常積極地附和,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接著,在講解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加入課前學生的回答,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會形成共鳴,激起學生的聽課興趣。
二、引導學生思考
課堂中,教師有選擇性地進行與學生互動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課堂中如果只是片面追求過多的互動,反而使學生缺少思考的空間,實際上對學生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與學生進行互動的同時也應當考慮到如何才能讓學生思考的余地更多。好的課堂互動問題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知識點,減輕教師的課堂教學壓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久而久之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
例如,在教授《蝙蝠和雷達》這一課時,教師在引入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和目標之后,可以讓學生在預習課本的前提下留給學生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自己思考一下,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聯性有哪些?可以用文章中的句子表述,也可以自己陳述。這樣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思考這一課的重要內容,讓學生積極思考。學生思考之后,教師可以抽取學生進行回答問題,在抽取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保持注意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
三、活躍課堂氣氛
語文課堂也需要一個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語文學科本來就不像其他學科那樣有趣,教師在課堂中如果不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一直保持集中的狀態。教師與學生在進行互動的同時,教師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聽課情況,對課堂進行程度可以有一個調整的機會。對學生來說,可以讓學生及時調整好聽課的狀態,保持好自己的注意力。這樣可以很好地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聽課。當然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情況,積極采取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教授《觀潮》這一課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查找一些關于觀潮的一些視頻,讓學生具體感受觀潮的那種壯觀的景象,便于學生去深刻感悟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課前,可以給學生播放,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給學生留下這樣一個問題:你從視頻中看到的景象帶給你什么感受?有什么感想?觀看完之后,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些感悟。這個時候可以先不提問學生,讓學生繼續完善答案。講解完課文知識后,教師這個時候再次提出這個問題,這時,課文已經講解完成,學生的感悟會更深。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總而言之,課堂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有效幫助教師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具體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聯系學生實際課堂聽課情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互動的方式,并且合理選擇學生。同時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學習的能力,真正通過課堂互動這一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盡管課堂互動這一教學方法沒有被教師所重視,但是筆者相信它的優點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凸顯。
參考文獻:
[1]謝國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方法的淺談[J].學周刊,2018(21)
[2]陳霞.論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策略[J].學周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