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義
摘 要:中學語文寫作教學豐富的源泉是生活,語文是一門對生活、對世界表達強烈情感的學科,語文寫作更是將內心的真實感受通過文字的方式表達在紙上作為一種收藏。基于此,寫作教學一直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多年來教師一直注重語文寫作教學,但是效果卻是時好時壞,那么要想讓學生的寫作能力真正提升,就要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才能夠對生活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從而進行語文寫作能力的塑造和提升。
關鍵詞:中學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教師在中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要結合實際,不能讓學生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生活的感悟和體會,學生寫出的作文總是少了一些韻味,教師在中學語文寫作的教學工作中要追求返璞歸真,充分發掘和利用身邊現成的、優秀的生活資源,讓學生融入生活中,在生活中進行語文寫作教學,這樣既有利于對寫作的理解和提升,更有利于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一、“生活化”在中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現存問題
(一)當代大多數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
很多教師在經過了多年的教學經歷后,已經形成了自己習慣的教學方式,并且把這種教學方式作為一種“舒適圈”,不愿意走出這個“舒適圈”,這就導致了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并不進行創新,也不樂于去接受新鮮事物、研究新的教學方式,但是這種傳統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當代學生的教育,學生會覺得課堂枯燥,老師古板,久而久之,學校不再是學習知識的海洋,而是一個煎熬的囚牢。這也導致課堂活力越來越低下,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一步步減少,學生長期陷于特定的教學和固定的寫作周期,長此以往,就像做任務一樣累并且有壓力。
(二)應試教育嚴重,所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并沒多大用處
很多學生都會私下吐槽,每天這么辛辛苦苦地學習,犧牲睡眠和玩耍時間來學習,究竟是為什么?學生找不到學習的意義,不知道學習對生活來說有什么幫助。造成這種現象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當代教育的“應試化”較為嚴重,學生學習仿佛只是為了分數,感受不到語文與生活的具體聯系,自然也就不會對語文寫作產生興趣。教科書的內容通常大部分都是眾所周知的作品。學生覺得課本上的內容離自己特別遠,無法感同身受,長時間下來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抵觸,不樂意學習。
二、中學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一)將寫作教學與課堂討論相融合
現在的中學語文寫作課堂,幾乎很少能見到口語與書面相結合的課堂訓練了。這樣做的弊端就是學生不張口,表達能力就會漸漸減退,學生之間不交流,也無法增進同學之間的情感,無法共同進步?,F在的中學語文寫作教學離實際生活越來越遠,學生很少會親自走出課堂,去發現大自然的美,去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能學會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就導致了學生對寫作無從下手,缺乏真實情感,這也是當今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較為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基于此,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應該適當合理地安排學生走入生活,觀察生活,把自己的所看所想用各種方式記錄,可以是拍照,可以是隨筆,也可以是繪畫,之后再拿到課堂上,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和分享,要落實重視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對話討論交流環節,讓這一環節成為人與人交往進步的紐帶。課內討論打基礎,課外自主發掘訓練,課內討論與課外實踐相輔相成,養成這一習慣,勢必會對學生閱讀、交流表達及寫作能力有所幫助。中學語文寫作教學要讓學生走出小學寫作文的方式,把閱讀理解的能力和對寫作的看法都有所進步和提升。
(二)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展現知識的價值
學習知識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的學習,更要將知識充分用在生活實踐中,這樣學生才會認為“我學習是有意義的,我所學習的知識是對我以后的成長及生活是有幫助的?!碑攲W生產生這種想法時,對學習的興趣就會提高。真正做到“知識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知識。”教師要想在語文寫作教學上實現這一點,首先要從根本著手,對語文寫作教學內容的備課要貼近生活,符合生活實際;其次就是教學方式要不斷地進行改變和創新,減少與學生之間的代溝,多去了解新鮮事物,要與時俱進,將生活和語文寫作教學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多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不要只是悶在室內,不要做“井底之蛙”。
總之,對于中學生的語文寫作教學是慢慢教出來、悟出來、引導出來的,更重要的是一點點在生活中摸索試煉出來的,絕不是僅僅依靠課本內容,死記硬背范文和寫作方法而“逼”出來的。只要教師肯在“生活化”上多些功夫,多研究,多創新,構建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和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形成教學課堂上的良性循環,自然就會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升教學質量上。
參考文獻:
[1]丁桂霞.淺談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有效對策[J].課外語文,2012(16):53.
[2]傅王瓊.淺談初中習作素材生活化教學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7(1):4.
[3]梁芳芳.引語文教學入“生活”課堂:淺談語文教學生活化[J].中學生優秀作文(教學),2011(1):27-2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