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芳艷
摘 要:情境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要求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情境中,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究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就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析,先分析了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現狀,然后闡述情境教學法的重要價值,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課堂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將語文教學內容和情境有效結合,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來感知和體會,加強對知識的體悟,引導學生不斷交流和探討,促使學生深入掌握知識,從而全面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但是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現狀不容樂觀。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及應用現狀
情境主要是指利用音樂、語言以及其他實物來營造比較真實的環境,只有在真實的情境中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融入環境中來獲得良好的體驗。情境教學法中教師創設的情境要求要具有生動性,主體場景要以具體形象為主,并帶有一定的情緒色彩,才能引起學生的良好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以及教學內容。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就是要將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從情與理、情與境的辯證關系出發激發學生熱烈的情緒,從而實現學生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的有效融合。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受到應試教育和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教學活動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播和語文技能的提升,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情境教學法應用比較少。另外,一些教師雖然會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語文教學中,但是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階段,并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情境教學法的價值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二、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創設以具體形象為主的主體場景,這就能夠有效改善傳統教學模式沉悶的課堂氛圍,讓枯燥的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活躍起來,從而有效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另外,小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則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愉悅、活躍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導入情境能夠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在連續不斷的情境中維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學習《端午粽》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創設端午節的情境,用多媒體展現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等的圖片和視頻,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以形象、生動的畫面來激發學生的情感,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文學習中。
2.拉近學生和作者的心靈距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要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但是小學生的生活經歷非常有限,所以往往很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和文本、學生和作者的交流互動非常少。而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課文中故事發生的背景情境,就能夠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將學生的思考帶到更深的層次,此時學生就可以在真實的情境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從而拉近學生和作者的心靈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張繼的《楓橋夜泊》這首古詩時,為了讓學生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能夠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就可以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創設月落烏啼、寒霜滿天、楓葉火紅、漁火點點的意境,讓學生進入到詩中的意境,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有著和詩人一樣的感受,體會詩人的情感,通過這些意境感受到詩人寂寞的愁緒。因此,情境教學法能夠拉近學生和作者的心靈距離,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主題思想。
3.發散學生的思維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還能夠有效發散學生的思維。新課標指出,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語文思維的培養。而利用情境教學法來開展教學,創設和課文相關的情境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想象,發散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北大荒的秋天》這篇課文時,課文使用了很多語言來描寫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見底、絳紫、透明、波紋、燃燒、山嶺等,教師可以將這些詞匯提取出來,以這些詞匯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發散學生的思維,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自己理解的北大荒的秋天。
總之,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創設相關的情境來拉近學生和作者的心靈距離,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和課文的思想感情,同時還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振翠.淺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價值[J].未來英才,2015,16(2):109.
[2]高艷紅.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22):53-54.
[3]巫愛華.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上),2017,25(4):152.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