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巧花
摘 要:數學教學有效性是指在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其產生數學興趣。對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進行探索,轉變教學觀念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思維、創新評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推動了數學教學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評價
有效教學是數學課堂的核心,能發揮數學教學的育人功能,實現教學實際和學生發展間的密切聯系。在打造高效課堂的條件下,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積極思考,以便最大限度獲取知識和數學技能,確保教學資源被充分利用。
一、轉變教學觀念
數學教學課堂是否有效,教師教學觀念起到決定性作用,新的教學觀念能引導教師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探究能力的發展,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最終實現高效教學。學校可為教師提供培訓機會,促使教師在溝通互動中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理念引領下實施恰當的教學方法,優化數學課堂結構。如現代小學教育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在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時間,在講解圖形面積求解公式時,教師要在傳授基礎知識后,鼓勵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進行題目練習,將知識內化成學生數學素養,由此達到優化課堂結構的目的。對于教師而言,應重視教學觀念的及時更新,從新課程目標出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二、創設教學情境
為了強化數學教學效果,應強調數學課堂情境的創設,將數學知識自然融入課堂教學中,從而使學生對知識形成深刻記憶,并加深其學習體驗。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為促使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突出數學知識學習重要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時,應圍繞學生現實生活進行,將生活要素融入教學課堂中,能提高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親切感,使其完全融入教學實踐中,是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重要條件。例如,在學習圖形周長求解問題時,教師可為學生布置測量教室窗戶邊長的任務,根據測量結果計算需要多長的布料,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動手操作,測量出窗戶的長和寬。通過將生活實際問題引入數學課堂中,能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指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途徑,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這是實現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三、提升學生思維
學生數學能力培養是一個持續性過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注重學生的思維培養和提升,將教師智慧投入課堂中,從而挖掘學生潛能和邏輯思維,加強數學教學和學生全面培養間的關聯性。一方面,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應尊重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深入思考,使其在獨立探究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并能結合教學活動,對教學知識產生新的感悟。適當留白是落實個性化數學教學計劃的有效措施,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為學生提供思維發展空間,以便積累學生的學習經驗。例如,在函數知識模塊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學生自行總結不同函數知識點間的聯系,并要求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將函數知識系統呈現出來,這一過程依靠學生的邏輯思維,利用思維導圖表示學生的思維活動,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認知障礙,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認知特點,為學生提供及時指導,以便解決學生學習的難題,促使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對應特定的解題技巧和思路,教師在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的同時,還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發展特征,讓學生自行完成公式推導等,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其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優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合理展開,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今后教師內容及教學方向提供參考,并能通過教學評價,間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往數學教學中,教師更多將學生成績作為考核重點,忽視了過程性教學考核,導致評價結果片面,無法準確反映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教育改革的推進,傳統教育模式已不適用于現代的數學教學,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應采取定性、定量有機結合的評價方法,重視對學生知識及技能掌握情況的考核,同時還要強調學生態度及素養的形成,了解學生一段時間內掌握的知識及取得哪些進步等,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和知識技能的變化,為其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促使學生創造自身價值。如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學習中彌補自身的知識漏洞,在評價指標選擇上,強調學生學習態度和思考能力的考查,以便提高評價的準確性,確保數學教學課堂高效展開。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增強教學效果,需要奠定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及發展需求制定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為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提供基礎。本文加大了對數學課堂有效開展措施的研究,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向桂桃.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探索[J].考試周刊,2017(88):88.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