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文化都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在這種發展勢頭之下,我國社會也在不斷發展進步,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在不斷完善中。在九年義務教育過程中,音樂課的開展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興趣愛好,有利于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但是,就當下而言,個別地區的音樂教育卻逐漸呈現弱化的趨勢,這種弱化具體集中表現在音樂教學資源配置不平衡、功利化思想嚴重、老師與學生之間對于音樂文化認識的不同三方面。就事實而言,世界不能沒有藝術,人生的健康發展更不能沒有音樂。由此而言,在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老師一定要積極探索,解決這些問題。就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思考展開較為深刻的討論。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分析;應對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積極推行新課程改革。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之中,我國的教育事業也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對于現階段我國國內的中小學音樂教學來說,中小學音樂課既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科目,又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內容,所以,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指引下,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模式下的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我國基礎教育仍舊無法完全擺脫應試化,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一、現階段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一)教學資源配置不平衡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深化,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硬件條件也越來越好。但是,在地域層面來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教育改革推行的速度比較快,而對于那些經濟比較落后的偏遠地域而言,新課程改革推行的速度就比較慢。所以,當地的教育水平整體而言還是比較差的,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的發展還是比較滯后的。具體來說,教學資源分為兩方面,分別是硬件方面以及教師資源方面:就硬件方面而言,偏遠地區的音樂課不僅沒有多媒體設備以及相應樂器的支持,甚至連教學教材也是比較匱乏的,通過對我國偏遠地區音樂課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某些地區的個別學校根本就沒有開設音樂課,有的學校甚至幾個同學看一本音樂教材;而教師資源更不用說,雖然我國有很多擁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但是就那些偏遠地區而言,缺乏教師,特別是專業音樂教師極其缺乏,不利于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總體的發展。
(二)中小學音樂教育日趨功利化
就現階段來說,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點,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可以掌握一門特長。于是,很多家長讓學生學習音樂的出發點并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是讓學生參加考級,從而成為上學的“捷徑”;而就老師的角度來說,中小學生音樂老師關注的往往是對那些音樂底子好,具備一定音樂素養的優等生作為培養對象。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很難卓越的發展。
(三)師生之間對于音樂文化的差異性
正可謂“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文化在變化”。在網絡日益發達,文化愈加復雜化的今天,音樂文化的傳播十分迅速。就處于中小學生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年齡段決定了他們對于音樂文化的認同。所以當下這些學生對于流行音樂更加癡迷,對于音樂教材的音樂卻嗤之以鼻。而音樂老師的情況恰恰和學生相反,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音樂課自然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蓬勃發展。
二、對于現階段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思考
(一)最大限度地平均教育資源的配置
近幾年,我國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對于教育資源平衡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思考。其實,就實際而言,由于種種因素,現階段在我國還是很難實現教育資源平均化的,所以,筆者建議應該最大限度地使教育資源平均進行配置。就硬件資源而言,不僅需要國家的進一步投入,而且從偏遠地區學校的角度來說還應該積極尋求社會的幫助。在網絡日益完善的今天,個別學校可以透過網絡發布相關的需求,使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傾囊相助。而對于偏遠地區的音樂老師資源而言,國家應該在政策上適當傾斜,加大對于偏遠地區老師的扶植力度,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去偏遠地區任教。
(二)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就音樂教育本身而言,其根本就是一種美學的教育,它的核心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就中小學音樂教育而言,讓學生掌握唱歌、演奏技巧以及理論知識不是主要目標,主要目標還是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情,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音樂老師一定要公平對待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具有獨特的音樂素質;另一方面音樂老師作為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紐帶,一定要經常和家長溝通,讓家長能夠以正確的目光面對學生學習音樂這件事,從而能夠讓家長從逼學生學音樂轉變成鼓勵學生學習音樂;還有,作為老師一定要有一種包容的心態,無論是流行音樂還是傳統民族音樂都有自身的文化魅力(除了低俗音樂文化)。所以老師在音樂課堂完全可以在講課本內容的同時,還能為學生播放一兩曲流行音樂,讓學生對于音樂課產生興趣,并且也可以感悟到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
總而言之,就現階段中小學音樂教育而言,它不僅僅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更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所以,音樂老師一定要不斷探索,不斷提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實際行動促使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孫美.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當代音樂,2017(9):36-3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