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麗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對于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樣正確解題,其中的一方面就需要學生學會審題,懂得審題的意義。所以,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好課,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的審題意識,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主要對其有效性和有效途徑進行相關分析。
關鍵詞:農村七年級;數學教學;審題能力;方法對策
審題對于成功解題至關重要,審題的正確與否關系到解題的成敗。讀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而審題就是對其問題的進一步思考。但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讀題不認真,審題不仔細的現象,導致問題無法解決,數學成績不突出。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學生失分的三大原因之一是審題錯誤或審題不清楚,出現此類現象的原因與學生的審題不仔細有關。對于這樣的一個現象,我進行了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的研究。
一、審題障礙的原因分析
1.教材的原因
隨著教材越來越豐富,與實際生活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在中考大綱要求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大的提升,這對學生的審題能力的要求更高。
2.教師的原因
由于山區教師的流動性較大,教師比較年輕化,教學經驗不足,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并不重視學生的審題能力的培養。如:在習題課中,會出現直接讀題、尋找關鍵詞、標出重要信息等現象;而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不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審題;為了節省課堂的時間,教師會代替學生審題;在復習課中,由于復習時間緊張,大部分教師會選擇使用試卷,加之講解試卷的速度較快,未能留給學生足夠的審題時間,造成審題不清楚等現象。
3.學生的原因
山區的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的不同,導致學生學習背景的不同,自然而然,學生的學習經驗也就不同。學生學習經驗的不同會對學生造成不一樣的影響。
首先,表現為語言表達能力的影響。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學生對于最基本的生活常識的理解,無法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不能將生活中的現象組織成簡單的數學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會直接導致學生對實際問題題意的曲解,原來簡單的、正常的題目會被學生理解成另外的意思,甚至無法理解。
其次,表現為學生對知識的儲備。在教學的這五年中,我發現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一定的方法,尤其表現在對題目的理解中,很多學生對最基本的知識掌握不充分,做題時似懂非懂,需要他人的指點,從而不能獨立完成解題,不能總結出相應的解題方法。
最后,表現為學習態度。學習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學生經過小學六年的數學學習,或許已經養成了懶惰、不思考的習慣,認為自己一定不會,得過且過,沒有了學習的態度,不去嘗試,更不可能去審題、學習。長時間如此,學生就會形成厭學的態度。
二、造成學生審題障礙的原因
1.學生的審題意識不強
在教學過程中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學生眼高手低,懶于動手。一些學生在平時的解題過程中,對于簡單的數學問題,一目十行,不假思索,一下子就得出答案,忽略審題的過程。還有部分學生,從來就沒有審題的習慣,略讀題目,拿題就寫,解題到最后時才發現錯誤。也有學生時常問,老師我平時學得挺認真的,就是粗心一點,為什么就不能拿到高分?“粗心”我認為就是審題不嚴謹,不認真。這在數學考試中,就會導致解題失敗,拿不到高分。這些現象都是審題意識不強導致的。
2.學生害怕審題
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最不喜歡的題型就是材料題和實際問題應用題。因為這兩類題型對學生而言比較復雜,不好理解,所以學生不愿意仔細讀題,不能找出其中的數量關系或者是沒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去解決問題,這樣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學情緒,最終導致解題失敗,失去學習的興趣。這只是一種心理上的害怕,還沒有去做,就已經失敗。
三、學生審題能力的提高
1.培養學生審題習慣,提高審題意識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關注學生的審題,使其養成審題的良好習慣。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面對問題,鍛煉獲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而教師在此環節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會,要充分相信學生有能力解決問題。當思考后還不能解決時,教師可以加以引導,并不是直接給出結論,而是多次引導,幫助學生理解問題,找到關鍵的信息,解決問題。
2.克服害怕心理,增強審題自信心
教師在培養學生審題習慣時不僅要注意方式方法,還需要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由于學生對于較難的數學問題存在害怕心理,所以教師要多次嘗試,從簡單的、新穎的、有趣的題目入手,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增強審題自信心。
3.有效的方法,正確審題
首先,找準關鍵詞。讀題時要認真,會找關鍵詞,對于重要的語句進行標注。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積累與理解。
其次,學會思考。在讀題時,要思考題目中是否含有沒有讀出的信息,或者是隱含的信息;如果學生不能夠找出隱含的信息有可能就會導致題目無法解決。
最后,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問題是由條件和結論組成,學生要學會條件和結論的轉化,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問題,找出他們之間的聯系,進而解決問題。
總之,學生的審題能力提高了,有了正確的審題習慣,學生在數學中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這不僅僅是教師的引導,更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真正做到了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徐洪梅.如何培養自己的審題能力[J].小學生學習指導,2019(13).
[2]李婉嘉.問題解決的教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策略研究[J].知識文庫,2019(7).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