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珠
摘 要:對培養初中物理實驗操作能力進行了分析,明確了培養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等方面的具體策略,希望為關注此話題的人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操作能力;初中學生
初中物理教學是學生接觸物理知識、物理實驗的初步階段,教師應當積極培養學生對初中物理實驗的興趣愛好,讓學生通過簡單的物理實驗操作自主驗證、學習生活中隱藏的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初中物理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主要作用,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物理知識的學習。充分運用物理現象、物理實驗教學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驗證結論、總結結論等,以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在教師創設的物理課堂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物理實驗,把握實驗中各環節對應的具體原理。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物理實驗中的各環節設置進行解析,讓初中學生不僅能夠熟練操作各項物理實驗,還能充分把握物理實驗中蘊含的物理原理與規則。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在做實驗過程中的思路,使其能夠合理完成物理課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記錄等相關操作,積極與教師和同學分享自身的實驗結果。另外,教師要指引學生對實驗得出的各類結果進行總結與分析,讓他們對觀察到的物理現象進行探討,總結其中所顯示的物理原理、發展規律,教師有效的引導有利于提升學生思考、思維的全面性。
二、觀察物理現象,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興趣
教師應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教師自主創設的物理現象等,以教學現象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如生活中常見的影子、水凝固成冰、聲音的傳播等現象。教師由該類現象出發提出相關的思考問題,引發學生的討論,由該類現象與對應的問題帶入課堂教學,讓其在課堂教學中尋找答案。在教師設置的懸念中,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觀察教師在物理實驗時的各項操作與數據記錄,并把握物理實驗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此外,通過物理現象與問題的創設引發了學生的思考,使其觀察自身是如何通過物理實驗來驗證物理原理,并解釋各類物理現象的。同時,學生在該過程中,還能夠體驗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對物理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習慣運用物理實驗對自身的設想進行驗證,把握自身設想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其利用物理實驗進行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不斷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三、鼓勵學生參與,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許多學生很難充分把握物理實驗的正確方式與方法。因此,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的創設中,運用現場實驗觀察指導、多媒體展示物理實驗演練等教學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充分觀察、領略物理實驗創設、操作與分析的全過程,準確把握物理實驗的具體流程,提高其對自主操作物理實驗的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需為學生明確具體物理原理,幫助他們做出相關的假設,讓學生自主操作物理實驗設備對假設進行驗證,并在實際的物理實驗操作中,引導其觀察具體的實驗現象,精準記錄物理實驗中的各項數據,把握數據之間的可對比性,并引導學生在觀察數據對比與分析后得出結論。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自主操作過程也是對物理知識進行溫習的過程,因此有必要指導學生自主總結、驗證物理知識中的各項原理、規律與結論,培養其勇于嘗試、實事求是、深刻認知的精神,促使初中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得到綜合性的提升。
四、小組合作學習,提供物理實驗實踐機會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能力,教師可為學生提供自主設計、開展、研發物理實驗的實踐機會與平臺,為學生創設專門的實驗主題,要求學生自主分成小組,并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的角色,共同對小組開展的物理實驗進行創設,其中包括物理實驗的假說設置、實驗設備、實驗流程、實驗原理、實驗記錄、實驗結果分析等工作,由小組成員專門負責各項工作的開展,規劃具體的物理實驗流程,相互配合完成具體的實驗對比與分析,并把握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與實驗得出數據的科學性,讓學生體驗自主創設物理實驗的過程,把握物理實驗設計需要的科學性、思維縝密性、可操作性等要求,在自主創設的物理實驗中讓學生的操作能力與思維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并通過小組討論分享自身的物理實驗操作心得,使得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知識得到有效的升華。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學可通過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觀察物理現象,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興趣、鼓勵學生參與,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提供物理實驗實踐機會等教學策略的開展,使得初中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邱日榮.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6):134.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