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志梅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朝氣蓬勃的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比較調皮,喜歡玩耍并且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教師在面對低年級數學教學時候怎么才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維品質,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是每個數學任課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主要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思維;培養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他們對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小學數學任課教師在對低年級小學生進行教學時候,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為今后更好地學習好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習數學知識可以使學生的邏輯思維、理性思維、思維的嚴密性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小學數學學科作為學生數學思維開發的基礎階段,更應該重點培養,為以后學習各科打下基礎。
一、數學思維的主要特點
數學思維主要包括兩點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即可以充分使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思維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1)數學思維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左右腦的潛能意識,可以培養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造力,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通過運用數學思維進行策略活動以及游戲,能對數學思維的創造性思維進行有效的訓練。(3)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進行教學內容,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文化課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石。(4)利用快速的心算和創造性思維訓練方式等能提高和智商相關領域的基礎能力訓練。
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1.采取直觀感知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學習中,學習新的概念和知識,開始都是從具體事物中獲得感性知識。在認識數字的教學過程中就有很多直觀的教具,通過學生和教師的交替活動,不斷概括和抽象。比如,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1、2、3、4、5、6這些數字應該怎么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圖片、圖形等學習工具進行隨意的擺弄,然后在由學生進行正確的展示操作,這樣讓學生對數字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是符合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個性發展的,能夠非常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各數字。基于此,教師在小學生數學教學中,可以采取直觀感知的方法,充分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提高,也就促進了低年級學生數學思維的向上發展。
2.通過溫故而知新方法,引導學生展開聯想
數學教學中,新概念一般都是在舊概念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發展之后,才形成了新的概念,所以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地積累知識,便于更好地促進新概念的理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與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以及學習過的知識有效地聯系起來,將表面現象作為整體的支柱,促使學生可以從實際出發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引進新概念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師在教數字0的時候,由于學生還未接觸過別的知識學習,所以0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也沒有辦法理解0的用意。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圈,然后再把有0的教學工具放在圈里面,再讓學生看個數手舉卡片,這樣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出0,告訴學生當什么都沒有的情況就是使用0來表達。
3.重視應用題啟蒙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數學應用題啟蒙教學指的是還沒有正式教學之前通過文字表達的方式來敘述簡單應用題的教學方法,以此來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教師在教小學生數學的時候可以將生活實際作為教學的出發點,然后再根據小學生年齡、心理發展規律、每個學生的特點等情況,把枯燥乏味的數學應用題在課堂教學的時候用符合小學生思維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解答數學應用題的時候可以在自己覺得比較熟悉的氛圍中展開數學應用題啟蒙教學。
小學教育屬于小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開始階段,而數學這門學科又是小學教育中重要的學科之一,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在數學課堂的教學環境之中,為學生創造數學思維的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吸引學生對于數學的熱愛,利用各種教學工具,在課堂上開展各種小游戲、比賽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并且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和習慣,進而也培養了數學思維能力,提高了數學學習的效率,讓小學數學課堂開展得更加有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文青,張元元.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創新教育研究,2018,6(3):181-185.
[2]薛洪林.小學數學教學思維發展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1):184-186.
[3]楊鴻.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11):74.
[4]李林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8,13(13):53-54.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