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強
摘 要:科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效率會直接受到注意力的影響。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段,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進而降低了數學學習效果。因此,為了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就需要采取措施,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有效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注意力
數學學科知識存在著較強的連貫性,如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被外界事物所分散,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沒有深入掌握,那么就會對后續數學學習活動的順利實施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數學教師就需要對小學生注意力的特點正確認識,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以便促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保證。
一、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傳統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師依據教材內容進行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或習題訓練,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沉悶,學生很容易感覺到枯燥,進而出現注意力分散等現象,顯著降低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針對這種情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與認知規律,將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起來,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生動、形象地處理枯燥的數學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行程方面的知識時,學生依靠文字介紹,難以深入理解,進而不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等方式模擬行程問題,這樣學生可以非常輕松地理解問題,通過線段圖的繪畫,對題目中的數量關系進行把握,進而順利解決問題。在本種教學模式下,枯燥、復雜的數學問題得到了生動、形象的處理,課堂教學趣味性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注意力得到充分吸引,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合理運用素材,引入趣味故事
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需求,方可產生學習動力。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就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引入趣味性的故事,這樣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僅可以得到調整,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得到吸引,進而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激發出來,促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例如,在學習“循環小數”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比較熟知的繞口令引入進來,“山上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循環幾遍之后,學生產生了一定的疑惑,為什么要不斷地循環呢?教師適時地將循環小數知識引入進來,促進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探究欲望得到增強,注意力得到提升,進而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中來,全面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三、實施游戲導入,開展活動教學
開展活動教學,可以促使學生的認識得到深化,且本種教學方法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與學生活潑愛動的年齡特點相符合,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深入分析和挖掘,將情境教學模式創設出來,引導學生廣泛參與進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手、腦、口、耳等多種器官,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四邊形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首先設計一個認識圖形的游戲,通過多媒體技術將火車轟鳴聲播放給學生,引導學生判斷這是什么聲音。然后利用提前準備好的材料,鼓勵學生將火車搭建出來。完成火車搭建活動后,適時地將三角形、四邊形內容引入進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學生能夠充分參與進來,集中注意力,完成活動任務的同時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
四、采取正面評價,增強學生學習注意力
如果學生的數學水平較差,且長期得不到提升,就可能會產生厭倦的心理,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習困難學生足夠的關注,利用口頭語言、肢體語言等方式鼓勵學生,優化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氛圍,增強學生的信心,進而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活動中來,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如果學生出現了錯誤,教師在批評過程中需要對批評的藝術性充分重視,對批評的力度嚴格控制,在引導學生認識自己不足的同時,學生的自尊心也能夠得到有效呵護。如果教師過度批評,學生的自尊心受到損傷,產生畏懼數學學科及教師的心理,就容易在課堂學習中分散注意力,不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需要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發現和挖掘,積極地表揚和鼓勵,將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調動起來,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
綜上所述,受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影響,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進而降低了課堂教學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充分納入考慮范圍,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趣味故事的引入、活動教學的實施等,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便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1]徐幼平.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注意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0):123-125.
[2]趙冬霞.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注意力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7,8(12):55-5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