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 ?要】 近年來教育部為了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這一概念,并且把它作為新課標修訂的依據。當然在這種概念下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也面臨很大的挑戰。具體來看,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從哪四個方面入手來培養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 ?教學策略
前言:核心素養指的是知識、能力、態度或價值觀等方面的融合,核心素養能夠對一個人格局和人生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雖然核心素養的養成與發展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通過轉變教和學的目的、觀念和方式也是可培養、可促進、可作為的。
一、思維能力方面
在長時間的“應考”數學學習中,學生們學到了很多僵化的數學知識,但數學思維能力并未得到有益發展,甚至固化了數學思維,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厭倦和懼怕。而數學學習效果會受到學習興趣和思維模式的直接影響。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入“生活活水”,對數學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對學生所用教材進行深刻的研究、思考和挖掘,使教學素材更貼近生活、契合學生認知和心理水平,將其中一些淺顯的、不利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題目進行簡單的加工,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以便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就是在課堂中,教師要自覺地、有目的性的按照邏輯規則和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分層、分類。再次,教師可以將特殊的問題進行一般化處理,抓住問題之間的共性和本質聯系,讓學生自己養成概括的思維能力。最后就是,教師要適當的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思維活動進行反思,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學生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且也能夠規范學生的數學語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學習能力方面
教師不僅要教授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和基本的技能,更是要教會學生要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是學習能力。作為學生只有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的學會怎么學習,怎么思考,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知識,才能有效提升學習能力,更加有自信的邁向社會。為此,教師可依據“金字塔學習理論”,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創新,采取靈活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自由、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在針對某一具體的問題進行講解時,要少將方法直接教授給學生,而是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自主思考、自主領悟和合作探究。同時要讓學生對自己的思考結果進行相應的檢查、反思,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相互展示、點評的反饋,來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點撥和講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學案導學,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的能力。還有就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例如:音頻、視頻以及PPT等,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讓學生養成了自主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從而能夠逐漸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合作意識方面
現今,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如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保持自身的穩定長久發展,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和學習的。合作共贏意識、合作精神是一個人在這個時代取得成功的制勝法寶,這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們所面對的教育對象(獨生子女群體居多)的現實需要。因此作為一線教師,要始終將合作意識的培養融合在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
在學習活動中,教師不僅要作為學生的指導者、引導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互動者,更是學生合作互助學習的促進者。當學生在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要通過師生對話、啟發交流為學生解疑答惑,做到教學相長;也要鼓勵學生相互幫助、合作探究,在共同突破難關的過程中,收獲友誼,感悟合作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挖掘課程資源開展一些讓學生能動手參與、互相支撐、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如合作實驗探究橢圓和雙曲線的概念及其幾何條件、小組學習競賽等),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友好和諧、積極上進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助氛圍。特別是在教師的兼顧能力有限,不能保證及時的為每一個學生解疑答惑時,在學生群體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最佳的策略,既能兼顧到班級里的每個學生,也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
四、品德修養方面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數學教師也不能僅著眼于學科知識的傳授和學科能力的培養,也需要挖掘數學學科的德育功能,在教學的同時落實立德樹人,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當然學科德育也會反過來促進學科學習,一個有道德和使命感的學生是不會不努力學習的。學生在學生時期接觸最多,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老師。因此作為一個老師要給學生做好思想道德榜樣,用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感和行為習慣等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受到感染。具體的,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堅守教師崗位,上課不遲到、下課不拖堂,為學生樹立守時、遵紀的觀念;工作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熱愛自己的崗位,為學生樹立愛崗敬業的標準和凡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有愛寬容,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學生樹立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的道德榜樣。
同時要加強對數學學科德育素材的積極探索和挖掘,通過在學習相關知識(如楊輝三角形、祖暅原理、極限思想等)時滲透中國古代數學輝煌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數學是清楚的、嚴謹的和“有規則的”,數學中的概念和命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存在絲毫的含糊。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數學的這一學科特點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還需要通過“再現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學習數學家勇于探索的優良品質,讓學生知道遇到困難挫折時,要做的是堅定自信心,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形成不怕苦、刻苦鉆研的品質。
總結:總之,數學教學方式多種多樣,作為教師要時刻把握好教育時機,在核心理念的影響下,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和教育素養,通過教學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技能、品德方面的提升,為適應社會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衛慶.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四種策略[J].廣西教育,2016(3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