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月紅
摘要:快節奏的生活,導致人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講,如果員工長期在高壓的情緒狀態下工作,則非常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影響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質量。本文就分別從崗前、崗中、崗后三個角度來探討如何梳理員工的不良情緒。
關鍵詞:員工;情緒管理;實踐;探索
社會的飛速發展,人的生活壓力也在逐漸加大,生活中的壓力、工作中的壓力、家庭的壓力都會導致企業員工不良情緒的產生,和以往相比,現代企業員工的心理狀態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如果企業員工長期受不良情緒的控制,則可能會嚴重影響工作的質量,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嘗試從崗前、崗中、崗后三個角度出發,來探討排解員工不良情緒的方法。
一、監測員工崗前情緒狀態,建立不良情緒預警機制
(一)分析員工崗前不良情緒原因
管理過程中,企業管理者不僅要重視抓行政工作,還要重視抓員工的思想工作,要能夠透過員工的工作狀態來分析員工的思想狀態,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力度,以此來提升企業員工的凝聚力[1]。要以企業的不同部門為單位,狠抓一線員工的思想教育。管理者要注意觀察員工的情緒狀態,發現員工存在亢奮、憂郁、失落、疲勞的情緒狀態時,一定要加強重視,從員工個人、家庭、社會等多個角度出發來分析員工出現情緒波動的原因。
(二)靈活選擇崗前情緒監測方法
由部門領導負責,安排專人負責觀察本部門員工的情緒狀態,采取站隊式入崗的方式,在員工正式進入崗位之前,由情緒觀察員負責觀察員工的情緒狀態,如果發現員工有出現情緒波動的苗頭,一定要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員工進行情緒疏導。
站隊式入崗的情緒觀察方式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僅包括的員工的情緒,也包括員工的崗前防護工作是否做好,可以建立員工崗前狀態監測看板,及時報告員工的情緒狀態,針對思想上有波動的員工、精神狀態不佳的員工,一定要重點關注,安排專人對這部分員工進行情緒疏導,使他們能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三)充分發揮領導的引領作用
部門領導是員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接觸最多的人之一,同時,部門領導也最有條件在第一時間發現員工出現情緒波動的苗頭,進而及時地采取解決措施。因此,企業管理者一定要加強對部門領導的培訓,切實提升部門領導與員工溝通、對員工進行激勵等方面的能力,促進部門領導管理能力的提升。近幾年,我們多次組織部門領導培訓活動,邀請心理學專家為企業部門領導講解梳理員工不良情緒的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最近一段時間,員工因情緒不佳導致出現工作失誤的情況大大減少,同時,部門領導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也增多了,干群關系更加和諧了,領導的管理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四)針對突發狀況建立應急管理機制
很多情況下,企業員工的不良情緒都是由于突發事件引起的,當部門領導面對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就應該及時求助上級領導或專業的心理輔導人員。例如:企業進行崗位調整,恰好趕上某位員工和家人發生了一些矛盾,這些事件使這位員工心力交瘁,完全無法適高強度的工作,部門領導了解了相關的情況之后,及時報告給了上級領導,上級領導了解情況后,確定這位員工確實不適合負責原來的工作,就為這位員工調換了崗位,有效地減輕了這位員工的工作壓力,給了員工充足的調節情緒的時間。在此過程中,相關領導還多次與這位員工談心,使員工能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進而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二、疏導在崗員工不良情緒,傳播正能量
(一)對員工進行正面教育
在對員工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集中性教育與階段性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使不同崗位上的員工能對自己的職責有充分的了解,提升本企業員工的責任感[2]。對員工進行正面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采取領導宣講的方式,每年的年初,企業的各級領導都要安排好時間,向各部門宣導本年度的工作任務和年度目標,認真聽取各部門針對企業工作規劃的意見,提升員工對企業發展方針的認可度。其次,領導的宣講內容要貼近企業的發展實際,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發展情況做出透徹的分析,進而制定工作計劃,使員工在工作中能有明確的目標,進而主動地承擔責任。
(二)多和員工交流
我們在企業辦公地點特別設置了議事廳和談心角,員工發現自己在工作中有不良情緒的時候,可以主動到議事廳、談心角尋求幫助,以排解不良情緒,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此外,領導發現員工在工作中存在情緒問題的時候,也要積極地與員工溝通,改變傳統的上級對下級的交流方式,平等地和員工交流,如此,員工才能真正把領導當成是朋友,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主動地與領導溝通。
(三)鼓勵員工參與企業管理
一些大企業中,由于員工較多,要想使每一位員工都直接參與企業管理是不現實的。實際的工作中,就可以建立干部聯絡員制度,從基層員工中選出聯絡員,負責向上級傳遞基層員工對于企業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將上級領導的工作指示傳遞給基層員工。使基層員工能將企業當成是自己的第二個家,用心維護自己的家,員工在工作中的不良情緒自然而然地就減少了。
三、干群之間加強溝通,了解員工思想動態
(一)讓干部走進員工家庭
完善已有的干部家訪制度,建立完善的職工家庭檔案,定期走訪企業員工的家庭,針對存在情緒問題的員工進行重點走訪。每年的春節前夕,企業的領導干部都要走訪困難職工的家庭,讓員工能感受到領導對自己的關心[3]。在重要的節日前夕,工作節點的階段,干部也要主動地走進員工的家里,積極爭取員工家屬的支持,如此,員工在工作中,因家庭矛盾而導致的不良情緒就大大減少了。
(二)讓員工家屬走進企業
調查顯示,企業員工的不良情緒中,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家庭矛盾引起的。要想有效地減少此類矛盾,可以定期組織企業開放日活動,讓員工的家屬走進企業,了解員工的工作環境,對員工工作的辛苦程度有更深入地體會,進而爭取員工家屬對企業員工工作的支持[4]。此外,通過讓員工家屬走進企業,還能使他們對自己家人工作的意義有更深入地體會,進而主動地支持家人的工作。減少企業員工因家人不理解自己的工作而出現的矛盾。
(三)關心員工工作生活
要想讓員工能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除了要對員工進行積極的思想教育之外,還要創造條件讓員工放松身心,舒緩他們在工作中緊張的神經。企業可以定期組織員工健康體檢活動,組織員工外出療養,以此來緩解員工緊張的情緒。此外,還要加強對員工的心理關懷,可以邀請專家為企業員工講解心理健康知識,使員工能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針對困難員工,企業管理者要多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難,主動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能更專注地工作[5]。
(四)多關心貧困員工
相對于普通員工來說,經濟困難的員工往往要面對更大的生活壓力,他們一方面要處理家庭的瑣事,一方面要工作,賺錢養家,因此,這部分員工更容易出現不良情緒。部門領導在實際的工作中,一定要多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地為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能真正沒有負擔的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不僅要關注員工工作能力的提升,還要重點關注他們在工作、生活中的情緒變化,做好員工情緒疏導工作,才能有效地提升員工的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葛俊.企業體制改革條件下員工情緒管理及激勵工作研究[J].中國商論,2017 (34):178–179.
[2]盧永民,胡天戈,李尚帥,周偉.做好員工思想情緒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石油人力資源,2017 (01):104–106.
[3]魏宗利,葛劍.以人為本 做好員工思想動態與情緒安全管理[J].華北電業,2017 (02):78–79.
[4]熊淑萍.情緒管理對企業經濟績效的實證研究——基于組織行為學新視角[J].老區建設,2015 (18):22–27.
[5]何小丹.員工管理從心開始——從員工情緒管理需求看未來人力資源管理趨勢[J].經濟研究導刊,2011 (2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