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平
摘要:在開展小學教學活動時,因為小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所以只有讓他們主動地去熱愛學習,切身感受學習,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而寓教于樂便是一種非常良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努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游戲教學、合作學習、情境教學等多種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游戲教學;合作契機
現階段,對于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未能解決的問題。隨著近幾年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更多的人已經發現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當前的素質教育來說已經不合時宜了。同時,新課程標準對于教學的有效性也給予了特別高的重視,有效性教學的意思就是將更好的信息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從而讓他們更好地構建知識體系。對于理性思維較強的小學數學學科來說,如果想實現有效性的教學,就需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做到寓教于樂。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而且還會感到枯燥,所以說,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以此來進行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一、為什么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學生基礎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學,既是一門學生需要長久學習的基礎課程,同時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判斷力,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所謂教學的有效性,意思就是說在一定的教學時間里,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當然,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來說,教學的有效性越好,教學內容也就有更高的價值。在新課改逐步推行以及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教學的有效性也逐漸受到重視。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相關內容。
二、了解學生的學情,激活主體思維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行,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所以說,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轉變教學觀念,定位好師生雙方的角色。學生只有去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圓錐與圓柱”這一部分內容時,因為圓錐與圓柱都屬于立體圖形,而以小學生的思維水平來計算立體圖形面積的時候肯定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要從學生感性的思維著手,讓學生自己通過剪刀和紙等工具去制作圓錐或圓柱,進而讓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聯系著腦海中計算圓與長方形面積的公式,來自己推導出計算公式。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更有利于新舊知識間的銜接,做到寓教于樂,極大地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創新教學方法,優化學習體驗
要想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合作學習是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因為小學生的合作能力并不強,在交流和討論的時候都是去討論一些膚淺和表面化的問題,因此,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好再應用,讓學生在合作中逐漸深入研究,獲得最終答案。比如,在學習“角的分類”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去畫不同角度的角,最后再對它們做歸納和總結,教師再予以教導和點播,從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活躍課堂氛圍。另外,學生都會喜歡游戲,所以,教師要注重他們的愛好,通過運用游戲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更好地學到知識。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超市購物場景的角色扮演,在此過程中了解人民幣的相關知識,通過游戲教學來實現寓教于樂的效果。
四、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行,情境教學應用得越來越普遍,由于數學知識都是很抽象和復雜的,學生可能會難以理解和接受,而小學數學教師便可以采取情境教學的方法,通過創建情境來直觀生動地將知識展示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還能實現寓教于樂,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識。教師在進行情境創建的時候要注意目的明確、具有針對性、言簡意賅以及具有趣味性等,但不可以喧賓奪主,教學還是最重要的,要重視教育性的體現,不嘩眾取寵。比如,在學習“分數”這一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創建這樣的情境:“若是有一個小男孩過生日,他媽媽給他買了一個生日蛋糕,若是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五份,讓家人們每人一塊,那么每人的那一塊與整個蛋糕兩者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呢?怎樣用數學知識表達呢?”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概念,懂得1/5這個分數,同時在學習的時候也獲得了樂趣。
五、豐富生活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
雖然數學知識很復雜,但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不喜歡一味地聽教師講課,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多開展一些生活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際操作的機會,讓他們親自去動手,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能將平時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用小木棒、玩具塊等工具來輔助教學,這其實就是一種實踐操作活動的體現,可以讓學生手腦并用,發展他們的思維,并從中獲得樂趣。
六、結語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遵循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責編? 楊 菲)
參考文獻:
[1]姚永妃.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