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梅
【摘 要】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激發的,課堂教學是發展數學能力的主要途徑,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激發思維,并通過設計相應的訓練來培養自身思維的靈活性,感悟良好的學習方法,在思考中得以創新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方法;實踐
一、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會在參與中主動思考
(一)在課堂上要開展民主教學,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教師只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常常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教師教學的過程基本是一種填鴨式教學,即學生被動地接受教育,課堂上的氣氛無活躍可言,學生只是默默地聽老師講課。我們追求的課堂氛圍是活躍的,師生之間充滿互動,互相尊重,學生之間也能夠積極討論,討論的內容可以涉及多方面的,包括學習態度、內容以及生活中的問題等。教師要改變學生對其敬而遠之的態度,而要讓學生感受到與老師之間的平等與信任。
(二)要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實踐與創新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引導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到知識的海洋,通過學生的實踐懷疑、實踐及探討的過程,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更應該從實際出發,數學都是來自生活中實際應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學生所熟悉的一些事與物,從中提出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去解決。也正是有了學生的參與,教師的問題就會讓學生有了身臨其境的體會,課堂的氣氛自然會很活躍,課堂的教學效果也不會差。
二、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學會在參與中領悟方法
(一)改變課堂教學環境,建立小組合作方式
改學生各自為戰為小組合作模式,旨在營造一種合作的氛圍和環境,一般5~6人一組。學生可根據這種安排,互相觀察,共同操作交流,這樣能讓學生之間互相帶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
(二)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逐步領會在“學會”的過程中向“會學”邁步
如在教學“能被2、5整除的數”這一課時,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數學競賽,方法是每組推薦一名同學參加比賽,教師給參賽的同學分別出示三組卡片,分別是0、1、2、3為第一組,0、4、5、6為第二組,0、7、8、9為第三組,讓參與的同學用這4個數字組成4位數,組成的4位數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思考過程適當點撥,學生很快地按要求寫出相應的4位數,請寫得快的同學談談是怎樣快速寫出來的,同時滲透數學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領悟思維的有序性,鼓勵學生找到其中的規律后再寫下來。在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就是要善于捕捉住這樣的環節,有針對性地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在參與中發散思維,使學生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一)從教學形式入手,引導實踐與探索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師要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克服膽小害怕的心理,而逐步變得自信堅強,這樣,學生的創造潛力才能得以發掘。
如在教學中為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形式——擺卡片,這似乎在低年級常用的數學卡片同樣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筆者讓學生準備了0-9這十個數字卡片,然后以組為單位分別用這十個數字卡片,擺出能被2整除的兩位數、三位數,能被5整除的兩位數、三位數。根據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學生在擺兩位數時會考慮到0、2、4、6、8這五個數字應擺在個位上,擺三位數也是如此。學生在拼擺的過程中,既動了手,又動了腦,激發了興趣,培養了創新能力。
(二)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在過去的教學中,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的情況不在少數,這樣就導致學生只是對知識點形成過程在硬性的記憶,但是這樣的教學過程對于學生而言是不利于其發展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有一種經歷感、求知欲,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進入,這樣也會讓課堂的內容在學生的心中留下印象,在學生的成長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注意在共性發展的同時關注個性差異,加強多樣化的教學
數學教學中為了教學進度,我們往往只關注結果,只求答案的唯一,對那些能進行發散思維的題目有時會忽略。在教學中,我們既要注意學生共性發展又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
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激勵其自主學習的前提下,對其潛能進一步的激發,讓他們對未知的內容進行大膽的創新,主動地探索更深層次的知識;但是對于學習能力一般或者差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給予一定的幫助,通過鼓勵讓學生慢慢地進入到知識的探索中去,激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對于他們的問題教師及時引導,學生的進步教師更要給予肯定與鼓舞,對于學生的錯誤要耐心引導,找出錯誤產生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組織者與引路人。教育家陶行知說過這樣一句話:“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讓我們一起用這句話共勉。
參考文獻:
[1]楊群芳.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1):68,70.
[2]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8):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