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怡
【摘 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輔相成、共同促進,都是我國教育教學實踐之中的重要教育場所。對于幼兒來說,在步入社會的過程之中必須要先接受家庭教育,然后在幼兒園接受學校教育,兩大教學模式的有效落實以及緊密配合對實現幼兒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但是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現,有一部分教師以及家長還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間的區別以及聯系,難以更好地體現兩大教育環節的重要作用以及優勢,實質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呈現著不斷下降的趨勢,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互補分析
在幼兒成長以及社會實踐的過程之中,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兩大教育環節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以及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區分,幼兒園教師以及家長需要加強聯系和互動,保障兩大教學環節的優勢互補,讓幼兒能夠接受更加科學和全面的教育和引導。在接受系統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家長必須要結合幼兒的個性化成長發展方向以及規律進行適度的調整,關注新時代背景之下幼兒教育的新內容、新變化以及新要求,針對問題產生的實質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為幼兒的良性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我國的綜合軟實力。
一、幼兒教育中幼兒的心理問題
幼兒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和反省能力相對較差,在與老師進行互動以及交流的過程之中難以避免許多心理問題。其中積極的心理有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良性成長,相反,如果產生了許多的消極心理就會制約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在落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之中,我國還沒有構建完善的教育體系,處于前期的探索階段,因此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和障礙。首先,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沒有意識到幼兒心理教育的重要價值和作用,教師缺乏專業的心理學教育背景,難以采取有效的對策和手段與學生進行簡單的互動,對學生的心理了解較少。其次,家長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之中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簡單理論知識的教授上,沒有深入幼兒的心理世界,未能了解幼兒的心理需求。最后,在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之中,家長與教師缺乏交流以及互動,難以實現兩大教學環節之間的緊密溝通,家長不信任幼兒園教育,教師也對家庭教育存在許多的質疑。
二、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實行互補的策略
(一)家庭教育要做好幼兒園的入園心理建設
幼兒園教育的實踐性、應用性以及主體性非常的明顯,但是幼兒的年齡較小,個人的綜合素養和水平有待提升,家庭教育會直接影響幼兒的素質養成情況。在進入幼兒園之后,幼兒的心理狀態會產生極大的變化,有的幼兒非常的開心,而有的幼兒因為適應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存在許多的消極心理。為了避免這一不足,家長在引導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前必須要注重心理建設工作的大力落實,積極地講解幼兒園的好處,讓幼兒能夠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盡量避免對幼兒園的焦慮以及恐懼。幼兒園自身也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及時地反映幼兒在幼兒園之中的具體表現,讓家長放心,從而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更好地實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
(二)開展家園合作的幼兒教育主題活動
家園合作符合幼兒階段教學的實質要求,能夠更好地體現幼兒教育的階段性以及連續性。在推動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過程之中,幼兒園教育必須要以各個階段的教育要求和成長規律為主體,積極設計不同主體的教學實踐活動,關注幼兒園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以及交流,實現情感上的共鳴和認同。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幼兒階段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適應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在進入幼兒園之后會產生許多的焦慮以及恐懼。教師可以著眼于主題活動開展的實質情況,關注行為建設和心理建設活動的實質要求,更好地體現家庭教育及幼兒園教育的作用及優勢,實現優勢互補,讓幼兒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三)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建立互評制度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對幼兒成長有重要作用及價值,在開展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注重細節分析以及理論研究,關注兩大教學環節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及實踐要求,以每一個學期為單位,在學期末和學期初召開家長會,讓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幼兒的個性化成長發展要求以及在幼兒園之中的具體表現。但是從目前來看,有一部分家長直接讓爺爺奶奶參與家長會,對家長會的重視程度不高,因此家長會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互評制度的建立能夠讓家長意識到個人的不足,調動自身的參與積極性,主動地在家長會議之中承擔相應的責任以及義務,積極學習其他家長的優秀做法和經驗,主動地調整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向以及內容,以幼兒的良性成長和發展為主體,將個人的核心精力和時間放在家庭教育之中,采取創造性的家庭教育手段和策略,充分發揮這一教育環節的作用及優勢。
四、結語
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之間的互補以及聯系對促進幼兒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幼兒園必須要注重對家庭教育內容和形式的深入分析以及解讀,了解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更好地體現兩大教育環節的實質作用以及時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素芬.試論家庭教育該如何與幼兒園教育實現互補[J].中華少年,2017(16).
[2]陳艷.試分析家庭教育該如何與幼兒園教育實現互補[J].課程教育研究,2017(01).
[3]余顯一.試析如何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互補[J].都市家教月刊,2017(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