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摘要:在21世紀新時期,我國已經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毫無疑問,素質教育的產生,給國家帶來了許多優質大學生。原因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許多學困生也可以進入普通高中進行高等教育,進而再通過高考選拔出卓越人才。因此,高中的教學在這一時間段,顯得格外重要,而數學是為其他學科奠基的基礎課程,我們從小學便開始接觸數學,而在高中我們又大量接觸在生活中從未了解過的數學難題,因此,學困生的高中數學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又充滿挑戰。學困生的存在無疑影響著整個高中的學習水平,理應得到重視,那么怎樣才能將學困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到正常水平,成為教學工作者首要應當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造成學困生的原因,就高中階段數學的學習提出幾點建議和對策,希望能幫助教學工作者改善學困生學習態度。
關鍵詞:高中數學;建議;學習水平
眾所周知,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要想打好這一仗,高中階段的學習十分重要。據非正式研究表明,男女生在生理差異方面是隨著年齡增長,男生在15歲到18歲之間屬于真正的青春期,所以智商相對女生來講偏高。我們不難發現,在高中男生學習好的比例比女生大很多,這不是概論,而是具體來說,男生女生對于不同學科的接受程度有生來的特質,所以相對用于各個學科的時間不盡相同,學習能力也大有差異。不同學科在整體學科中所占的比例也會影響學習成績,進而拉開差距。例如高中數學,高中數學的各個板塊對于不同的學生接受力也不相同,所以大體上許多同學在高中數學上拉開距離。
一、導致學困生“困難”的原因
對于高中生這種未成年學生來說,大多數造成厭學的原因就是學習動機不足,不能集中注意力,對于所學學科沒有興趣,不喜歡學科老師等,很少有因為智力不足而導致的學習差。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兩種原因。
(一)外在因素
現在科技進步,電子產品也成為每個人的必需品,都是“低頭族”,他們低頭沉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里,游戲和手機不斷侵蝕著高中生的思想,相比于枯燥的學習,他們更愿意在虛擬世界享受生活。外在因素可以克服,但內在因素需要進行密切關注[1]。
(二)內在因素
據數據分析,大多數的學困生只是因為心理原因,興趣不高等問題造成厭學,有很大程度上學生從心理上抵觸數學,厭煩數學的計算,繼而厭煩教數學的老師。極少數有智力的問題,產生了學習障礙就要分析產生原因,而不是逃避。
二、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的策略
(一)打好基礎,儲備知識
與其他學生相比,學困生的知識基礎不足,以數學不足為首,其他知識儲備更薄弱。因此,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就應當各個學科逐一擊破。例如要想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必須要教師與家長互相配合,家長督促監督學生,教師通過改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當做的是引導學生,讓學生把握核心知識,并對核心知識進行提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利用核心知識來進行舉一反三,夯實基礎,腳踏實地從數學基礎開始,逐步向更高層次邁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課堂的側重點,不要在課堂上侃侃而談,臨近下課才講知識重點,這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根本不在重點上,更無法提高學習效率日。對于學困而言,應當注重知識的理論基礎、簡單題解題方法,不應該注重于難題、偏題。教師可以提倡學生進行錯題整理,總結題型出現規律,讓學生用自己總結出的規律進行解題更能增加印象,要讓學生的學習變成主動性,而不是被動性。也可以組織學生們互相講題,能利用自己的所學,為別人提供便利,也能減少此類題型在以后考試中出現的錯誤率。
例如,在《指數函數》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對概念進行復習,并在此基礎上引人指數函數的概念。指數函數被定義為“一般地,函數y=a*(a》0且a≠1)為指數函數,其中x是自變量,函數的定義域是R”。在講解該內容時,教師將課本中的概念分為三部分進行詳細講解。首先,函數的表達形式為y=a*,x是自變量但位于指數位置。其次,a的取值存在約束,a必須為正且a≠1,若a=1,那么函數變成常數函數y=1。最后,函數的定義域存在約束,定義域為R。數學是其他學科的奠基石,如果沒有數學作基礎,其他學科很難有大的突破。
(二)做學生的引導者
學困生不能夠進行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是成績不佳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思維過程,所以很容易陷入另一條不正確的道路進行死板思考,不能正確地抓住題目的考查點,會導致陷入死循環,進而導致不想學習。另一個層面,這也是沒有大量刷題的原因,長期刷題的好處就是讓學生們形成思維定式,即不用太多思考,也知道這類題型解答過程。當學生出現這種情況時,教師所采用的方式應該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刺激學生的思維網絡,旁敲側擊地引人學習點,加深學習印象也達到學習效果的最佳呈現。
例如,學習《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時,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回顧銳角三角函數相關內容并提出“能否使用銳角三角函數來表示其他大小的角的三角函數”的問題。另外,應當以學生作為課堂的衡量標準,用學生的接受程度來判斷課堂的知識輸出,通過提問題與學生互動的方式,也可以隨時觀察學生的接受程度。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走上學習的正確道路,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講教師與學生不僅是師生,更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三)通過鼓勵提高學生自信心
學困生的成績單往往不如所期望的那樣優秀,由于成績長期處于中下水平,學困生往往對自己失去信心,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重新建立自信,充足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首先,教師應以同樣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帶有色眼鏡,不能言辭過激地批評學困生,也不能冷嘲熱諷。大家可能會想到,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自尊心要大于自信心,他們理應獲得應有的尊重”。成績的高低并不是評判一個人的絕對標準,要成功先成人,如果教師因為成績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那么我覺得他枉為人師。再者,應當采取特殊方式來對學困生進行積極鼓勵,通過鼓勵讓學困生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和不足,這樣從他人身上取長補短,也不失為增強自信的一種方法。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同樣的事情,不同的表達方式所獲得的結果不相同。作為教師,作為辛勤的園丁,最重要的就是在學生失落失望時給予學生肯定自己的勇氣和力量,在黑暗中給學生一絲光芒,激勵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們應當踐行以人為本的高尚情操,站在體現人文關懷的前提下,不帶有色眼鏡對待學生,應當相信,沒有笨學生與學困生,只是自已沒有掌握到學習方法,沒有將恰當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們。如果所有教師都能夠轉變對學生們的態度,轉變教學方式,進而可以轉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郭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對策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3):47-48.
[2]張振浩.普通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困境與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蔣小勇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的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3(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