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語文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包括書寫能力、閱讀能力、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積累能力、語言思維品質、學習方法、習慣、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等方方面面,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學習,提升自身素養?;诖耍疚囊孕W語文為例,探究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學習能力;小學語文;培養策略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時暴露了很多問題:如不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讀錯音、寫錯字的現象時有發生;學生沒有養成預習和復習的好習慣;學習被動,缺乏自主學習的意愿和能力;有效學習方法的缺失等,這些都給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也為了優化語文教學環境,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工作經驗,提出了以下幾條教學策略:
一、回歸課程,夯實語文基礎
拼音和識字是學好語文課程的基礎,也是貫穿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重難點之一。基于此,筆者將拼音和識字教學放在了教學的首要位置,旨在夯實學生基礎,回歸課程本質,為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在學習《要下雨了》一篇文章時,拼音和生字是筆者教學重點之一。因此在教學活動一開始,筆者就要求學生們根據拼音讀出生字的讀音,之后觀察“嗎”“吧”這兩個生字的字形結構。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同學們發現這兩個字左窄右寬,都是“口”字作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左上格、橫壓線、右邊部件略高,關鍵筆畫是豎折折鉤、豎彎鉤。學生們把自己的發現告知了筆者,得到了筆者的稱贊。接下來,筆者布置了隨堂作業:請同學們默寫十遍“嗎”“吧”這兩個字,目的是鞏固孩子們學到的新知識。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將拼音和識字的識讀作為教學工作的第一步并設置了一系列教學活動,旨在穩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二、引導學習,養成良好習慣
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影響到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如缺乏自控力,課上總是走神;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工作不到位;遇到問題就向教師和家長請求幫助等。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將會影響學生的一生?;诖?,筆者認為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時,筆者提前布置了背誦任務并上傳家長微信群,叮囑家長們要督促學生完成背誦任務。在家長和教師的雙重教學力量的聯合下,大多數學生完成了背誦任務,為之后的教學活動提供了便利。此外,對于詩歌中的生字詞障礙,筆者并沒有給予幫助,而是鼓勵學生翻閱字典解答自己的疑惑。而那些實在無法解答的問題:如詩歌句意、蘊含的情感等,筆者就召開了“師生交談會”,讓同學們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一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動腦,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等到課堂時間結束后,筆者還布置了課下復習作業:那就是誦讀詩歌,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情感,發揮想象對詩歌進行擴寫。雖然現在還沒有產生顯著的教學成果,但是筆者相信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一定會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為了改掉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良學習習慣,制定了改善活動:做好預習、復習工作;養成勤動手、愿動腦的好習慣;愿意交談、大膽發言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三、適當放權,提供自學環境
考慮到小學生學習能力有限,因此教師和家長時時監督、事事引導,這樣做讓學生形成了一個錯誤的認知:自己離不開教師和家長。其實,家長和教師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是要為學生長遠發展考慮,學會放權,即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探究的時間,讓他們去出錯、反思和改正,讓他們自由地成長。當然,放權并不是完全不管學生,還是要發揮自身監督者和指導者的作用,給予學生適當的提醒和幫助。
在學習《寒號鳥》這一故事時,生動有趣的語言、充滿趣味性的故事、鮮明的人物形象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欲望。因此沒等筆者催促,大家就進入了自主閱讀活動中。見此情景,筆者沒有過多地干涉,只是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如幫助其掃除某個生字詞障礙;解說某句話的含義;鼓勵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等。而在此過程中,有的學生選擇和自己的同桌共同學習,一起分享閱讀中的心得和遇到的疑惑;還有的同學邊讀邊想,在探究和思考中發現了閱讀文章的主旨;還有的學生借助字典或者課外輔導教材解答自己的困惑……無論同學們選擇何種學習方式,都達到了一個教學目的,那就是憑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了文本的閱讀。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尊重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予其充足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間與時間,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也成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綜上,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師們一直思考的問題,因此受到了筆者的高度重視。基于此,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重視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這三條有效的途徑,為教師同仁們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駱金順.走好課堂教學“六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06).
[2]徐美芳.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的現狀及策略[J].華夏教師,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