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的教學方式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教師也因此轉變了教學理念,以更加積極創新的教學觀念,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當前許多學生都把數學作業當成一種負擔,既浪費較多的課余時間,還無法起到鞏固課堂效果的作用,甚至導致學生產生負面情緒。本文分析了傳統高中數學作業布置的問題及高中數學作業布置結構調整的作用,提出了相關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作業現狀;解決策略
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合理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模式作業布置策略,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資源,使學生在作業練習中加強對課堂知識的掌握,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在動力,引領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高中數學作業現狀分析
(一)作業內容單一,對學生創新思維造成制約
因為高中數學的知識點較為繁雜,考查的知識比較深入,老師在布置作業時一般只會考慮到要讓學生復習鞏固加深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往往會忽略作業內容是否單一,內容是否重復,經常會出現一個知識點反復考察的現象。高中數學作業的布置因為會存在內容單一的情況,所以會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造成制約,解題思路太過單一,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作業量太大,學生負擔嚴重
高中時期的學生所要學習的學科增多,加上學科難度有所增大,學生花費在家庭作業上的時間過多,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加之有些時候作業的布置以卷子的形式發放,對于學生來講沒有針對性。簡單的題型學生容易掌握且反復練習,但是重復的次數過多會浪費學生的時間。難度較大的題目學生進行長時間地鉆研也解答不出來,挫敗自信心,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方法,浪費了許多的解題時間。
二、高中數學作業布置策略
(一)注重作業的趣味性和靈活性
老師在布置練習作業時要兼顧實用性和趣味性,因為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望探索真理的動力,同時可以促進和保持學習活動。尤其是對于學習更復雜、更有創造性的數學知識時,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興趣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的關鍵。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學生,他們認知能力有限。如果老師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能夠使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二是能夠是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討論和解決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這兩點恰恰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只有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才能更好的學習數學。
(二)分層布置作業,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因為處于高中時期的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存在差異,有的學生對于新的知識可以較快地接收,但是有的學生可能需要反復鞏固,才可以對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點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基于這種情況,老師就不能以傳統的方式,針對整個班級的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這樣對學生的考查是不全面的。老師在布置高中數學作業時,要考慮到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進度,根據不同學生對新知識接受能力的不同分層布置作業,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例如,老師在布置函數這一章節的練習作業時,可以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設置為必選題和選做題,已知函數f(x)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必選題可以設置為求函數f(x)的解析式,選做題可以設置為求函數f(x)的值域。這樣分層次布置練習作業,不僅可以有效地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且還可以兼顧不同學習進度的學生,促進班級學生均衡發展,共同進步。
(三)探究式作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數學作業應該是具有探究性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半。老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要兼顧考慮到注重在知識傳授之余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存在已有的不利于成長發展的習慣要及時讓其改正,及時止損。同時要對學生循循善誘,向學生們灌輸作為學生應該培養怎樣正確的學習習慣是有利于自己的學習成長的。當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時,他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
(四)數學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數學作業的布置生活化,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所學習任何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也不例外。在高中數學中如何將數學原理簡介明了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能夠運用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例如,從學生已學的知識出發,創造學生熟悉的場景,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自由解答,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自主探索未知領域,尋找解決生活問題的數學方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發揮的重要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布置數學作業主要讓學生通過對知識的鞏固,達到對知識合理應用的目的,提高數學成績。數學作業是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萬民.談加強高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37+45.
[2]周慶文.走班制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26):77-78.
[3]潘媛媛.芻議高中數學分層作業個性化設計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