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
摘 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其學科本身具有的學習難度已經讓很多人望而生畏,若是在以單調的“填鴨式”教學進行授課,最終會造成課堂教學的低效性。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有必要積極學習情境教學法,而后將其落實在課堂實踐當中,最大化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優化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境教學法;生活情境;直觀情境;合作情境
情境教學法主要說的是將學生帶入到一定的情境中使學生對待學習產生一種積極的態度,這符合新課程改革中“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也符合學生成長中的身心特點。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怎樣施行情境教學法才能夠獲得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施行情境教學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展現生活情境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存在,高中數學知識看似與生活聯系不大,實則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凝練,所以數學教學脫離了生活就是丟掉了數學教學的靈魂。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通過對教材的研究,為學生展現和教材內容相關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就在眼前,隨處可見,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達到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這一節,首先,我以生活中的“抽獎問題”作為導入環節,引入了新課題。然后,我通過將生活中的場景設計成生活問題,引導學生從概率的角度分析了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經歷了數學建模的過程,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之后,我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橫向遷移,通過類比,使學生充分挖掘了分布列中蘊含函的數學思想,為幫助學生得出一般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這節課的知識點,通過習題訓練,加強了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這樣,我通過展現生活情境,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了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切實提高了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創設直觀情境
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直觀情境的創設多是為了將抽象知識形象化,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而傳統教學中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這為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知識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數學教師,我們要讓處在課堂中的先進教學資源發揮作用,通過其為學生創設直觀情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直觀情境當中,進而幫助學生將知識內化于心,以求實現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空間向量及其運算》這一節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現了在東方明珠頂端俯瞰上海美麗的景的圖片,并將其簡化成了向量問題,由此揭示了學習空間向量的必要性。然后,我通過帶領學生精讀教材,在課件上展示了平面向量和空間向量基本概念的對比表,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平面向量到空間向量的思維跨越,充分理解了空間向量的基本概念。之后,我指導學生對平面向量和空間向量的運算法則進行了對比,通過題組鞏固,深化了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最后,我從知識和思想方法上引導學生對本節知識進行了總結梳理,讓學生交流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創設直觀情境,提高了學生對事物個性與共性之間聯系的認識水平,充分實現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三、設置合作情境
新時代下課堂環境要求師生之間具有和諧化的關系,而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多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阻隔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最終造成了沉悶的課堂氛圍。因此,作為一名處在新的教學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通過設置合作情境,營造出和諧化的課堂環境,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達到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微積分基本定理》這一節時,首先,我帶領學生復習了微積分中兩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導數和定積分,將學生分成了學習小組,讓學生探討了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為學生引入了新課。然后,我利用物理意義和導數意義,結合定積分的概念,為學生設計了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得出了微積分基本定理。之后,我讓學生利用牛頓萊布尼茨公式計算了一些簡單的定積分,旨在讓學生能夠對知識概念及時進行鞏固。最后,我引導學生梳理了所學知識,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設置合作情境,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切實達到了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的發展和教學內容,設計能夠促進學生進步成長的情境教學法于課堂實踐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最終綻放出精彩的高中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于洪彬.淺談情境教學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8(08).
[2]郝宇鵬,劉艷,崔娟.淺議高中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J].基礎教育參考,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