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娟
摘 要:當今社會,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之時,已經不再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以此實現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教學目的,而是更加注重讓學生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從而可以讓學生經歷語文學習的全過程,進而不斷提高學生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能力基礎,并采用參與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以此構建高質量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本文以自身教學經驗為例,對參與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一番闡述和說明。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師生交流互動;教學實踐活動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經常是采用滿堂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無法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比較片面,甚至會出現偏差,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行為特征,并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從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一、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情境教學法一直是教師比較青睞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當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動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還可以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壓力。
例如,以《我們奇妙的世界》為例,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讓學生討論了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的景色,使學生說出了自己獨特的發現。然后,我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日出、日落以及各種動植物等的圖片,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在此基礎上,我帶領學生閱讀了課文的題目,使學生抓住了文章的題眼:奇妙。之后,我讓學生默讀了課文,并思考了以下問題: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進行描寫的呢?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世界的奇妙的呢?并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了交流、討論,使學生體會到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了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還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壓力。
二、加強師生交流互動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都是比較嚴厲的,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言,也不敢向教師提出自己的問題,致使學生在學習當中遺留的問題越來越多,如此長期進行下去,將會打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信心。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并采用有效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養成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習慣,還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以《帶刺的朋友》為例,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刺猬的喜愛與欽佩之情,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與學生討論了自己和自己的動物朋友之間發生的小事,激發了學生學習本節課知識的興趣。然后,我讓學生精讀了本文,并與學生一起總結了文中刺猬的兩件事,使學生體會到了作者對刺猬的朋友之情。最后,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我和學生以“我身邊的小事”為主題,為彼此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這樣,教師通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僅使學生養成了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習慣,還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三、組織教學實踐活動
隨著新課標的全面實施,教師在教學當中已經不再是單純地為學生講解教材內容,而是更加注重為學生組織一些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并在活動中探究語文知識,以此可以讓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為學生組織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當中,還可以讓學生產生對語文知識探索的欲望。
例如,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為例,為了讓學生懂得利用自然現象辨別方向,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將學生分為了三組,并為他們布置了以下任務:借助多媒體、圖書資料等手段,查詢不同的辨別方向的方法,并將本組收集到的資料,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在學生展示結束之后,我對學生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了補充,使學生了解的知識更加的全面。在此基礎上,我為學生講解了教材內容,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組織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了語文知識,不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了語文教學當中,還使學生產生了對語文知識探索的欲望。
總而言之,參與式教學法是十分適合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它可以讓學生快速地融入到語文教學課堂當中,并認真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與探究,從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熟悉參與式教學法,并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以此構建高收益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吳元甲. 參與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小學),2017(7).
[2]黃蘇芹.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參與式教學的分析[J]. 課外語文,2017(27):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