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利
摘 要:在素質教育全面普及的背景下,國家對學生的道德修養、法律意識愈加的重視。為了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教育部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教學《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旨在從小就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樹立守法遵法的意識。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小學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同時初中階段也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如何利用好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就成了廣大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把握好新課改的機會,積極地尋求改變,從而不斷地優化教學內容,促進教學的有效進行。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教學情境;信息技術;合作探究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方法也應與時俱進,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一直處于邊緣化的位置,導致這門課程難以真正發揮其價值和作用。而且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都是采用先講解、再劃重點的方式,教學方式陳舊,缺乏新意,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讓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產生興趣。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廣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開始認真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期尋求一些改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是仍有可以改進的空間。基于此,本文將根據個人的教學經驗簡要地談幾點相關的教學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各科教學當中,都應當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興趣可以說是催動學生高效學習的最大動力。有興趣作為支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容易覺得疲倦,聽課的時候也會更加認真專注。在遇到困難時也會迎難而上,而不是選擇放棄。在道德與法治這門課上也是如此,所以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就成了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采用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創設教學情境是指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具有一定情境性的場景,促進學生認知的一種方式。
比如,在教學《生命可以永恒嗎》這一課時,就可以采用創設故事情境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話說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后,就一心想長生不老,他先是在全國范圍內招募煉丹術士,煉制丹藥。后來聽徐福說渤海有三座仙山,山上住有仙人。于是秦始皇派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可是自從渺無音訊,傳說徐福遍及韓國南部與日本。歷史上求取長生不老的皇帝有很多,沒有一個成功的,倒有不少因為吃丹藥重金屬中毒的,所以長生不老還只是一個傳說。這樣就能調動學生聽課的欲望,順利地進行新課教學。
二、開展小組活動,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在傳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大都是教師分析講解為主,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去聽講、記筆記。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缺乏自主性,很難參與到教學中來,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而且整節課學生不可能一直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時間一長,學生很容易出現走神的現象,進而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體驗探究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直接從教師那里接收知識。不僅如此,通過小組合作還能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有利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一同進步。
比如,在教學《延續文化血脈》這一課時,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搜集有關傳統節日的知識。不管是漢族的節日,還是少數民族的節日都可以,小組成員可以通過討論選擇一個比較感興趣的節日,然后通過查閱相關書籍或者互聯網的方式搜集相關資料,最后小組匯總、整理,并選出一個代表進行闡述即可。以這種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既可以促進學生對于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自身的歸屬感,也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利用現代技術,擴充學生知識儲備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同時也促動了教育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配備多媒體設施,為現代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也應跟上時代的腳步,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多媒體形象生動的特點可以將一些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展示出來,增強學生感官體驗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的共享性和時效性 ,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就能了解最新的社會熱點。
比如,在教學《敬畏生命》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列舉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的案例。2019年4月17日晚間十點左右,上海盧浦大橋上,17歲男生與母親爭執過后跳橋自殺。2018年11月10日,湖南衡陽三名中學生服毒自殺。2017年2月19日,四川師范大學一名大四的學生在宿舍自縊身亡。教師可以用這些血淋淋的案例引導學生珍愛生命。也可以借此,幫助學生尋找正確宣泄情感的方式,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鋪平道路。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化發展,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為此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嘗試采用創設教學情境,開展小組活動,利用現代技術等方式,以期切實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湯希平.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80-81.
[2]劉語法.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19(3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