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瑩瑩
【摘 要】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音樂,在音樂氛圍中參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本文結合小學音樂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并整合綜合實踐活動相關要求,簡單闡述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基本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基本策略
小學音樂教學中將綜合實踐活動融合于教學活動過程之中,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感受音樂,體會音樂之美。因此,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切合學科教學基本特點,并從現(xiàn)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愉悅健康和諧的氛圍中成長發(fā)展。同時,要在實施小學音樂與綜合實踐課程,積極鼓勵參與,合理引導學生在游戲互動中體會音樂,感染自我,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堅持以人為本,增強學生音樂素養(yǎng),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性實踐活動
音樂學科有較強的藝術感染性,集人文性、知識性、藝術性于一體,它與一般學科有著顯著的差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音樂必備知識與技能,引導他們認真聆聽,用心感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塑造人格,提升自我,促進自我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遵循新課程理念基本要求,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增強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在實踐中掌握音樂理論知識,增強音樂表達技能,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與綜合實踐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應該基于學生自主性活動原則,從教材教學目標入手,分析教學內容,把握實踐活動的難點,讓學生積極自主參與實踐性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給學生充分自主實踐活動的機會。教師不妨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興趣愛好、年齡特點、個性發(fā)展等,科學合理地設計綜合實踐活動方案,以學生主體性參與為原則。例如,蘇教版《音樂》三年級“我的朋友”這一單元知識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戶外綜合實踐活動,如攀巖,走獨木橋等活動中學習“do re mi fa so la si”相關知識,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旋律游戲,活動中邊演唱,邊參與。在小組合作中探究,學生自主獲得知識,音樂綜合素養(yǎng)自然得到增強。
二、引導學生在合作互助中參與綜合實踐,在探索中感受音樂
合作互助學習方式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學習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學生的互助合作意識,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以音樂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基礎,設計好合作互助實踐活動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展開活動,并遵循合作性原則,引導學生相互交流、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實踐活動任務,在參與活動中將音樂相關知識滲透到活動過程之中,感受音樂之美。對于這一活動的設計,教師要給予學生學習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大膽參與實踐活動,在音樂氛圍熏陶下,積極主動完成實踐活動的任務。教師不僅要設計好音樂與實踐活動的主題內容,同時要進行有效的引導、組織與點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相互促進、優(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在互助合作中,教師不妨提前分好組,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運用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互助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拓展學生思維寬度與廣度,強化學生在資源共享、合作探究方面的能力。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教師要設置好背景音樂,并將音樂理論知識滲透于活動過程之中,提高互助合作學習的質量。例如,在蘇教版《音樂》“生肖樂園”這一單元知識學習,教師可以設計好《十二生肖歌》《小花貓與小老鼠》《兩只老虎》《母雞與公雞》等這些與動物有關的歌曲,結合“十二生肖”這一主題,開展與之對應的綜合實踐活動形式,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歌曲,感受音樂氛圍,心情愉悅并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活動。如將學生分為12人一個小組,創(chuàng)編“生肖樂園”主題游戲,每位學生代表不同的生肖,在多媒體視頻與音頻播放下以及教師的適時引導下,每個小組創(chuàng)編出喜愛的舞蹈,每位學生都演繹出不同的生肖角色,將每個生肖動物的形象展示的活靈活現(xiàn),利用音樂背景,學生邊唱邊跳,寓學于樂。學生在開展小組合作互助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僅勇于表現(xiàn)自我,還能將音樂節(jié)奏情感等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使合作學習能力、交流與表達能力、實踐與表現(xiàn)能力均能夠得到提升。
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實施探究性實踐活動
對于音樂學科來說,其有著學科的特殊性,很多學生對音樂充滿興趣,喜歡聽音樂放松心情,釋放自我,但對于抽象的音樂知識,往往沒有興趣。教師可以將音樂模仿、音樂理論知識等寓于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之中,開展自主探究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音樂知識,感受音樂之美。以新課改教學理念為指導,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并將音樂知識分散到活動過程之中,以學生為主體,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強化實踐探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例如:學習《田野的召喚》這首歌曲時,從教學目標來看,讓學生學會唱《田野的召喚》,感受意大利民歌風格與特點,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通過播放不同豐富的歌曲,學生感受到音樂表達這種藝術形式的差異性,通過欣賞《美麗的村莊》這首歌曲,感受歡快的舞蹈節(jié)奏。結合教學目標,鼓勵學生實施探究性綜合實踐活動,能夠提高其自主探索與感受能力。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以學生為本,這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積極實施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在活動參與中感悟音樂的美,以靈動的音樂塑造人、感染人,強化藝術素養(yǎng),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