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小學生年齡層次較低,對知識學習的主動性主要依賴于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重點強調課堂趣味性,讓學生在興趣引導下進行主動學習。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們可以逐步完成這樣的教學目標,本研究立足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需求,重點分析運用寓教于樂教育理念提升課程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辦法,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寓教于樂;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引 言
基于數學學科學習邏輯能力要求高以及學科教學內容比較抽象的特點來說,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學科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都反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足、興趣激發難度也比較大,基于這個問題,本研究建議在組織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寓教于樂的理念。新課改影響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在逐漸發生變化,我們也看到了傳統小學數學課堂的弊端,廣大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需要積極分析和研究對策,支撐學生全面發展。
1.游戲教學,寓教于樂中提高課堂效率
游戲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顯然利于提升學科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因此在指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就應該基于小學數學學科教學需求致力于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學實踐的趣味性[1]。比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老師在黑板上寫出100元、50元、3元5角等數值,要求學生換算成幾元幾角幾分時,學生就會計算混亂,因此筆者在這個過程中就創設游戲情境,一組學生當老板,二組學生當顧客,顧客想買七個本子,每個本子6角錢,顧客給了10塊錢,老板你該找回幾塊錢?學生本來認為難以解決的現實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結合實際經驗,主動尋求答案,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利于優化學科教學模式。再比如,學習《認識小數》的時候,由于該課程內容較為生僻,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直不高,而游戲教學很容易解決這類問題,首先老師讓每一位學生扮作小零食并標明價格,其次讓身上貼有小數點的同學去合成一個整數,找一找小數點之間有什么不同,你又能合成什么樣的整數呢,鼓勵其他同學也跟著思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2.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構建動態課堂
多媒體不僅被看做是教師教的工具、是學生學的工具,是學生的認知工具與情感發展工具。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之一。在教學中我借助于多媒體將動畫、聲音、圖片、視頻有機結合,創設一些生動的問題情境,這樣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我要學”的心理需求,從而形成學習動機[2]。例如:在教學《分數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先用多媒體演示小朋友喜愛的猴媽媽和小猴,動畫上有4個桃子,猴媽媽準備把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怎么分?讓同學幫猴媽媽分,學生們都非常積極回答問題,接著動畫顯示2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子,怎么分?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更加高漲,接著動畫顯示1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子該怎么分?這個問題一下子難到了部分學生,學生們產生了許多疑問和多種回答,個別成績好的能回答出正確答案(二分之一),老師趁機引出課題:分數的認識。這樣的多媒體情境導人,能引起學生對新知識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能全身心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
3.增加生活化氣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本身就和現實生活具有很顯著的聯系,因此我們需要集中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合理融入生活氣息的路徑[3]。由于小學生受思維能力局限,在知識原理理解上具有很大難度,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現象和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和學習理解知識內容,降低數學知識學習難度,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生活化的學習機會,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為生活提供便利,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從而不再覺得數學遙不可及,增加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力求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依據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學習。比如,在上《元角分》時,教師可以在講臺上擺放不同的物品,表上價格,讓學生上臺購買。學習可以在這個購買商品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如何進行價格加總,如何計算優惠折扣,讓學生聯想到生活中購買商品的經歷,從而增加了學習的興趣,活躍了思維,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欲望。
4.設置趣味性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是鞏固課堂教學知識的有效路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起課后作業設計問題,小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完全脫離教師指導,因此想要讓小學生主動參與課后作業的完成過程,我們在設計課后作業內容和形式的過程中都強化趣味性[4]。如《百分數》的應用題解題過程中,我沒有選擇課本上的例題,而是要求學生自己數一數校園中的樹木數量,并計算其中楊樹和柳樹各自占比,并結合以上數據自己提問并解答。這樣的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參與數據整理、分析、設問和解答的全過程,更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在提升課后作業完成質量上起到的作用十分顯著。此次課后作業完成中,小學生的興趣顯著提升,并且提出的問題各不相同也體現了小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影響之下,小學數學課堂也開始發生變化了,更多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開始立足教學實際選擇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但是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其實是一項比較艱巨的教育任務,需要教學工作者不斷提升自我,做好長期備戰的心理準備。上文主要針對落實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質量的路徑展開研究,希望本研究的內容可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范菊香.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5,10(09):176-178,180-181.
[2]羅仁俊.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知音勵志,2015,10(02):156-160,162-163.
[3]陳石古.論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11(19):210-212,217-218.
[4]吳美香.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福建教育:綜合(D版),2015,21(02):145-150,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