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玲
摘 要:作為老師,只要用真心、誠心、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哪怕這個孩子有多淘氣,只要你懷揣一顆不拋棄、不放棄之心,他都會慢慢有所改變。
關鍵詞:堅持不懈 缺失 家庭教育 改變 溫暖 關心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教育好學生,就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就要堅持不懈,不斷地探索適合學生的新方法。學生沒有絕對的好壞,他們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只要我們老師愿意去關注他們,用心去教育他們,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那么,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優秀學生。
三年級上學期,我班新轉來一個男孩,叫曹啟泰,人長得白白凈凈,看著很秀氣,剛一見面,開口說話一定都用“您”,而且問完問題之后一定會說“麻煩您了”“謝謝您”之類的話。我心想:這孩子,多有禮貌啊。可是沒幾天,卻暴露了他的缺點。課堂上,沒有幾分鐘能坐住,要么搞小動作,要么與周圍同學說話,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字跡潦草且錯字連篇。這還不算,下課追逐打鬧,卻還玩不起。別人稍微不注意碰到他,他就會出手還擊對方。為此經常和同學打架。你批評他,他會瞪著眼睛恨恨地看著你,好像你與他有深仇大恨。且總是狡辯,是別人先惹他的。上課他興致來了,要是回答問題,不管你正在講課,或是別的同學在回答問題,還是已經進入到下一話題,他只管大聲說他自己想說的話。于是,我課下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紀律,按時完成作業,爭取做一名好學生。當時他答應的很好,可是一轉臉,他就把答應我的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后來我了解到,原來在曹啟泰很小的時候,父母因為工作忙,常年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里,爺爺奶奶覺得孩子父母不在身邊,缺少愛,所以什么事都依著孩子,而孩子的父母很長時間回來一次,也覺得虧欠孩子的,所以孩子的要求一味滿足,久而久之,養成了孩子霸道,自我,沒有規矩。現在,孩子壞習慣已經養成,而父親是暴脾氣,平時要么沒時間管,偶爾回來聽說孩子犯錯,不是平心靜氣與孩子交流,而是一頓暴打,而母親看到父親打孩子后又心疼,又要護。這樣一個打,一個護,結果孩子打也挨了,但沒起到教育的作用。再加上父親平時工作又很忙,很少顧及他的生活和學習。媽媽的脾氣好,孩子想聽就聽,氣的媽媽經常哭鼻子。讓他寫作業,孩子就講條件,而且字跡潦草,使得他現在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后進生。
了解到這些信息以后,我想怎樣讓孩子改掉這些不良的習慣呢?
一、首先創建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
我找來他的父母親,跟他們認真地交談了一次,希望父親平時能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多關心他的生活和學習。希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要保持一致的意見。他父親一臉愧疚又無可奈何地對我說:“肖老師,我總是覺得對不起孩子,所以平時他想要的我都會去滿足他。但是一聽說他犯錯,我又忍不住要揍他。”聽了他父親的話,我告訴他,正是由于你們這樣的遷就,你這樣的暴脾氣,使他在學校動不動就與人吵架,學習上自由散漫,不遵守紀律,學習成績差。現在已經三年級快結束了,除了要加倍對孩子生活上學習上的關愛外,還必須通過交流溝通家庭成員之間情感,這樣才能有利于家庭的生存發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通過我的家訪談心,我的觀點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并達成了共識,決定共同為孩子創設一個和諧平等的家庭教育環境。
二、其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了解了全部情況后,我深知要想轉化他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行能做到,我必須給他更多的愛與寬容。于是我利用課上提問他最簡單的問題,課間談心,課后輔導等多種渠道親近他。平時多給他講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同學之間不能動不動就吵架。慢慢地,我發現他真的開始變了,于是我不斷加溫,不斷澆水施肥,小心翼翼的保護著他這剛剛萌發的積極性,就像保護著一棵剛出土的幼芽,使他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
三、再其次,以集體的溫暖化開凍土
之前曹啟泰對同學們都有抵觸心理,好像覺得大家都會笑話他,看不起他,所以他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要想改變這種想法,必須用友情的力量來感化他,讓他覺得其實我們大家都很關心他。要知道,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后進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因此,我讓曹啟泰同學與其它同學交朋友做起,讓他感受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慢慢地,他也會主動和身邊幾個同學交流。我看了特別感動,悄悄地告訴他,其實還有很多小朋友也想與你交朋友,你可以把自己的那些有趣的童話故事書和大家分享呀!聽我的建議,第二天,他真的主動把自己的童話故事書帶來了,雖然他只對同學說了一句“給你看故事書”,可是同學們的一聲聲“謝謝”早已溫暖了他的心田。
四、最后,樹立上進的信心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困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優勢。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細心觀察學困生,從他們身上尋找閃光點,以閃光點為突破口,進行表揚鼓勵,使他們樹立“我能行!我不比別人差”的自我意識,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上進的信心。
現在,我可以經常看到曹啟泰臉上洋溢著笑容,看到他和同學們在一起游戲的歡快場面,看到他在學習上的一次次進步,我的心里特別的欣慰。雖然,現在他仍然存在許多缺點,希望在以后能夠不斷地改進。
結語
有句話說得好:“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發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會有發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會結果,但只要開花了,就會有結果的希望;不是所有的辛苦都能帶來收獲,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遠得不到碩果。”對于這些特殊的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個月,兩個月就能看到結果。也不是只靠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語,一個溫柔的微笑,或有意為之,或不經意而為,就會有收獲,而是需要我們科學的教育,科學的引導。因此,對于他們,是等待的藝術。只有我們長期的不拋棄,不放棄,相信孩子最終能夠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的。
參考文獻
[1]張春華.淺談后進生的轉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53.
[2]化新東.小學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研究[J].學周刊,2018(3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