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清 楊建翠
摘 要:如何利用美術教學這個有利條件,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引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兒童個性發展,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實踐和研究。墨畫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瑰寶,它那簡單、概括性的表現形式非常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有利于兒童大膽揮灑、毫無顧忌地作畫,這對兒童創造力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關鍵詞:水墨畫;拓展;創造力;信心;靈感
水墨畫教學是小學美術課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水墨畫課程的設置本著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對小學生水墨畫教學進行的一次探索、嘗試和改革。現代社會是注重創新的社會,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表現形式與水墨畫中所體現的概括、簡練、夸張的藝術手法是非常合拍。繪畫過程中自然的體現出創新意識,那么水墨畫教學究竟可以從哪些方面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呢?
一、通過觀察想象,拓展創作思路
創作水墨畫需要積累豐富的素材,而這種素材的積累要靠平時的觀察。正如馬蒂斯所說“創造開始于觀看,而看的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對兒童而言,大自然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陳鶴琴先生早就指出:“大自然既是我們的知識寶庫,又是我們的生活教材、活教師,我們應當向它領教,向它探討”。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不僅能讓我們的孩子為此陶醉,還能引發他們的創作興趣,豐富他們的表現題材。因此,讓兒童經常到大自然之中,去仔細觀察欣賞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給予創作機會,激發創造欲望
在水墨畫的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既要引導兒童掌握基本的表現技法,還要盡可能多的為孩子提供想象和創作的機會,讓孩子們可以無邊無際的想象和無拘無束的創作,盡情享受水墨活動帶來的快樂,也激發了孩子們的無限潛能。
筆者在教授主題為水墨畫《十二生肖》這一教學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名人所畫的十二生肖作品,隨后讓學生發揮想象,給這些生肖加上故事情節,讓此副水墨作品更加有趣生動。這一命題馬上引起孩子的共鳴,激發了孩子創作的興趣與欲望。
三、用表揚和鼓勵,激發創造潛能
在水墨畫教學活動中,表揚和鼓勵是孩子取得進步很重要的因素,即便是很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表揚。對于不足的方面,教師應當給孩子恰當的建議加以引導。
航航原本是個膽小內向的孩子,各科成績也很一般,對自己的各方面都不是很有信心,也不怎么受同學們歡迎,可自從學習畫水墨畫以后,他成了興趣活動課的課代表,筆者把他的一些作品粘貼在墻上很醒目的位置,當孩子們的范畫。他在美術方面的特長得到了發揮。一年下來,他積極參加各種美術比賽中,均取得了好成績,漸漸的,航航不僅對畫水墨畫越來越感興趣,更對自的各方面有了信心。
四、轉變傳統模式,培養創造能力
傳統水墨畫的教學模式是展示作品、教師示范、學生模寫、展評作業,依葫蘆畫瓢,評價方式多以學生畫得像不像為標準。此類教學模式比較重視學生的水墨技能技法,對學生的“另類”作品往往給予否定,作品因此容易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兒童水墨畫教學應注重兒童的個性意識,采用興趣引導、游戲實踐、自主創意與群體互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不拘泥于水墨畫的條條框框,自由暢想,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現出一個輕松、活潑、自由、趣味的水墨畫課堂,帶動兒童水墨畫教學走上一條特色的道路。
水墨畫的學習最為重要的是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及個性。每一個小學生都有其獨特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他們天真活潑,永遠有著無窮無盡的想象和思維空間。他們在作畫上無拘無束,不論從內容、構圖到用色都能別具一格、大膽夸張、單純簡練、稚氣十足。作為教師,對其用筆用墨的技法上不要作太多的約束和要求,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實踐創作,大膽發揮、激發創作靈感。因此,筆者在水墨畫教學中充分運用了多媒體技術這一手段,播放一些與主題有關的貼近兒童生活的畫面,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五、轉變傳統模式,回歸童真童趣
在國畫教學中,傳統教育模式一直被沿用至今,即以臨摹為主、注重筆墨技巧的教育教學方法。像“梅、蘭、竹、菊”這樣的內容已成為許多教師輔導學生水墨畫的首選題材,成了一種教條的模式,局限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和創新意識。學國畫固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淀產物,如不能熟練地運用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傳統技法及傳統文化”,“國畫”就無從談起。但是,只注重傳統筆墨技法,卻脫離兒童的生活,讓兒童無感受、無觸動,何談創造性思維呢?美術教育家勒溫費爾特說過:“兒童只要被給予充足的時間、幫助、獲得與創作材料接觸的機會,而不被強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規范,那么每個兒童都能成為藝術創造的能手。”因此,筆者在教學中特別注重運用傳統技法及傳統文化的學習去開發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是我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遵循的教學思路。
六、通過實地寫生,發現美創造美
因地制宜,著眼身邊。筆者認為可以組織學生課外實地寫生的活動,還可以收集到豐富的創作素材。在一次校園水墨寫生過程中,孩子們能夠發現很多沒有見過的花卉、小昆蟲、綠植等,都很認真的通過筆墨記錄下來。水墨寫生的過程也是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何構圖、如何描繪形象、如何運用筆墨、如何表現物象等。此時,筆者就會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寫生、創作過程中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
同時,通過課題的研究活動,美術教師們樹立了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明確了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角色定位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經過一年的學習、研究,根據設定的研究計劃,我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了,在課堂中處理問題也有了理論基礎作為指導,課堂教學能以啟發學生的創造力為目的,更加生動、有趣的進行課堂教學,并能認真科學地反思自己的每一節課,再通過網絡與書籍的理論指導,更好的為課堂,為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才志舜《美術教室中國畫》[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