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瑾
摘 要:“數與代數”知識是小學數學學科中的基本知識板塊,而這一知識內容也關系著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形成與發展,關系著小學生利用運算公式、計算定理等分析事物之間的空間形式、數量關系的解題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培養與優化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興趣,切實改善小學生的運算情緒,使其在興趣的驅動下自覺參與數學運算,為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本文將從設計趣味性計算游戲、組織競爭性計算比賽、完善激勵性計算評價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興趣;培養策略
在常規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雖然教師也一直都比較重視計算教學,但是卻因為以紙筆計算題目為基本的訓練形式,且要求小學生死記硬背運算法則、運算規律等基本理論,導致小學生輕易便喪失了計算興趣。可想而知,如果小學生對數學計算并不感興趣,那么他們是無法自覺參與計算練習的,也難以提高自己的運算能力。人們常說,孰能生巧,要想切實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那么就必須要保證小學生可以自覺參與計算練習。為此,小學數學教師便要積極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由此優化小學生的計算行為。
一、設計趣味性計算游戲
目前,游戲教學法已經成為寓教于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策略,也已經在大量的教學實踐中被證明可以切實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有效。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設計計算類趣味游戲,及時豐富課堂活動,以便讓小學生自覺學習計算原則、算理等基本知識,切實優化小學生的學習情緒。
就如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設計了一個報數游戲,具體游戲規則為:學生以4人為一組,每個學生輪流從1-10個數字中隨意選報一個數字,不可不報;如果到達10,那么則需重新報數;累計每次報數的數值,相加,最終加數結果為100的學生獲勝。這個數學游戲對小學生的口算、心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還要求小學生有統籌規劃、合理排列數字的能力,不僅有效培養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還切實優化了小學生的計算思維。實踐證明,在數學游戲的帶動下,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漲,而且他們也會自覺整合加法知識經驗,真正實現了有效運算。
二、組織競爭性計算比賽
科學研究表明,優勝劣汰是社會生存、發展的基本法則,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存在爭強好勝的性格。這一點,在小學生身上同樣適用,甚至有的小學生在家長、現代環境的直接影響下已經產生了強烈的競爭意識。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在數學計算練習中引入競爭機制,利用小學生的好勝、求勝心理去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切實優化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
就如在“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在數學課上設計了一些乘法計算題,希望小學生可以及時內化“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與算法。但是,本班學生的計算積極性并不高,存在敷衍、應付的學習態度。對此,筆者直接改變了當堂檢測方式,以6人小組競爭的方式營造了競爭氛圍,即小組內部要合理分配每個成員所要負責的題目數量,保證每人至少計算三道題目。接著,筆者就展示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題,要求小組內部自主確定計算順序,一人完成計算任務之后,下一個組員才能進行題目演算。如此,小學生就可以在緊張、激烈的計算氛圍下參與數學計算練習活動,由此優化小學生的計算水平。
三、完善激勵性計算評價
學習興趣屬于學習動機的一個研究范疇,而動機又可分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如果是小學生本身對數學學科所產生的學習興趣,那么這一學習動機便屬于內在動機。但是,如果是外在因素促使小學生產生了數學學習興趣,那么便屬于外在的學習動機。其中,教師的態度、評價會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外在學習動機的產生,是激發小學生數學計算興趣的重要外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完善激勵性的計算評價活動,切實保護小學生的計算心理,使其及時實現學習進步。
就如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小學生在數學課上自主整理小數加減法知識的算理、算法,要求小學生自主參與數學計算練習活動。本班學生以踏實、冷靜的心態自覺遷移了小數加減法知識,而且還積極總結了小數加減法知識的計算法則與注意事項,切實優化了自己的計算思維。面對小學生的能動表現,筆者認真賞識了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計算能力,告訴學生要堅持不懈,積極吸取數學運算經驗,以便在下一輪數學運算練習中遷移運算思維。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計算知識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使其實現學習進步,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基本前提,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客觀分析小學生的心理訴求與興趣特點,切實優化小學生的計算興趣,以便及時優化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江燕開.為“興趣、靈動、理解、預設”而教——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練習課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48.
[2]劉麗華.戀“練”不舍——計算練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8(0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