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當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德智體美勞需要全面發展,其中美術課程在近些年來非常受歡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繪畫能力,還可以通過美術知識的學習,發現生活中的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美術學習要從小抓起,在小學設置美術課程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時,不單單要學習美術基礎理論,還要加強動手能力,只有親自體驗后才可以體會到美術的真正妙處。
【關鍵詞】小學美術 動手能力 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學校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往的學校為了升學率注重語數外課程的教學,而忽視體育、美術、音樂等輔助課程教學,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近些年來,小學美術才受到重視。如何教好美術教學,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其中,這要求教師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一、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原始動力
小學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美術注重個人的感受以及動手能力,能夠最大限度的釋放學生的天性[1]。小學生學習美術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其興趣,有了興趣才可能讓學生快樂,興趣是學習美術的最初動力。由于小學生年紀尚小,其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小學美術老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在美術教學時,試著運用專業的教學方法或者技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慢慢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學開始前,美術老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或者藝術實驗,隨著視屏的推進,再出問題,讓學生舉手回答,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小小的獎勵,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知識的基礎,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有動力,師生互動參與課堂活動,課堂教學效果以及質量才會提高。課堂是教學的主要活動場所,教師要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利用課堂設計,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活躍課堂氛圍
美術學科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有通過動手操作,才可能會體會到美術的美妙之處,感受生活中的美。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開始時,可以將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闡述,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美術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營造一個舒適、放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更容易發揮想象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美術教學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手工制作環節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動物面具》這一單元時,老師帶來學生瀏覽課本,首先熟悉一些常見的動物,讓大家在腦海中留有印象,或者利用多媒體播放小視頻,通過短片來讓學生了解動物,教學任務完成后,緊接著就是學生自己動手的時候,讓學生自由發揮,通過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畫出每一個人心中的動物形象,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拓展學生的美術思維。
三、加強師生互動,改善師生關系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老師授課為主,課堂上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知識,學生只有被動接受,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教育發展要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將會成為主流,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扮演引導者與協助者的角色。在和諧、舒適的課堂環境下,學生才會自愿融入其中,當前教師要改變自己和教學方法,在進行教學時,要注意與學生溝通的方法與方式,與學生打成一片,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下,才可能會釋放天性,通過自己的想象力與創新力,調動自己的興趣,通過課堂講解的知識,多多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作品[3]。比如,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老師切不可嚴肅,多用一些激烈的語言鼓勵學生,讓他們勇于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學生在完成作品之后獲得獎勵,會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一舉多得。
四、放飛學生的想象力
美術是一門發現美的學科,它可以讓人們認識到身邊事物的美,用不同尋常的眼光去欣賞,熱愛生活。在小學美術教學時,老師要抓緊小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性的教學方法。小學生剛接觸美術,肯定是充滿好奇,他們腦海中還是一片空白,需要老師去開發與引導,此時,老師要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小學生年紀尚小,可能對外界事物會產生拘謹,老師可以通過做游戲活動,與學生建立融洽的教學環境。老師要做引路人,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腦洞大開,發揮其無窮的想象力。如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可以通過不同方式,首先,老師要留給學生空間,讓他們自由發揮想象,對于小學生的作品不要打壓,多用鼓勵語言給予肯定。學習美術要求教師先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但是動手畫畫前,學生要在自己的腦海中有構思,所以,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要從想象力培養開始,學生的思維不發散,很難創造出好的美術作品,所以,美術老師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結語
小學美術作為小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美術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美術老師在教學時,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利用自身的教學經驗,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審美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李李.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表現能力的創造性培養[J].教書育人,2017(31):56.
[2] 聶金瓊.分析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169-170.
[3]陳楨.探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6(18):155.
作者簡介:王耿(1983.06-),男,漢族,一級教師,長期從事小學美術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通渭縣文廟街小學)